蔡宏明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
http://old.npf.org.tw/monthly/00106/theme-059.htm

 
壹、前言 

在台灣產業轉型過程中,存在失業率升高與勞動短缺並存現象,除由於社會價值觀轉變,勞力密集產業因勞動條件較差、吸引力不足,導致基層操作性勞力嚴重欠缺,必需依賴引進外籍勞工補充外,高科技產業也有知識人才不足現象。 

對此,除了外籍勞工可以補充基層勞力欠缺外,海外科技人才對紓解台灣科技人力短缺很有幫助,依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2000年核准企業聘雇外國專門性技術性人員高達12699人,有助於紓解科技人力短缺。因此,引進大陸地區高科技人才或大陸勞工來台,實唯一重要課題。 

貳、兩岸人力交流現況 

自1987年11月起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以來,台灣對大陸貿易總額由1991年75億美元,至2000年突破三百億美元,且因地緣相近同文同種、語言及文化差異不大的緣故,大陸已成為台灣企業海外投資的主要地區,根據大陸國台辦的統計,截至2000年底,台商赴大陸地區投資件數已達四萬九千餘件,協議投資金額達四百九十億餘美元,實際投資金額達二百七十億美元。此一頻繁的貿易投資關係,也帶動台灣人民往來大陸的需求。 

根據香港中國旅行社資料,累計至2001年4月台灣人民進入大陸累計達1764萬人次,若以每件大陸投資由三位台籍幹部進行管理估算,在大陸常駐之台籍幹部保守估計將達15萬人。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台商赴大陸地區投資之長期化與當地化傾向,台資企業經營者或台籍幹部舉家遷往大陸之情事日增。 

同時,雖然台灣現在不承認大陸學歷,但如北京大學等學校之學歷,為其他國家所承認。因而,使得台學生報考大陸高校聯考的情事日增,據不完全統計,大陸高校目前招收的台灣學生大約有1,000名,而接受短期培訓和進修的則不可計數。學生主要學習法律、金融、經濟、哲學、中國文學、中醫等學科。中醫和中國文學是台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的熱門學科,而擁有百年歷史的北京大學是台灣學生的首選(經濟日報2001/06/30)。同時,也有台灣的律師、會計師、工程師、電影界人士和媒體記者報考大陸高校的博士班和碩士班。 

相對地,在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方面,目前大陸地區一般民眾可申請來臺探親、探病、奔喪,而具有專業造詣背景之文教、學術、經貿、交通、農業、環保、財金人士亦可來臺從事與許可目的相符之活動,截至2000年底,共核准566,320人來台,其中從事從事文教活動計53,228人次,其中多數屬於一般文教交流活動,科技研究活動僅1,498人,地政或營造活動僅999人,產業交流活動僅99人,法律活動僅246人,顯示大陸來臺交流人數相對較少,且科技研究、產業、法律交流活動不足。 

大陸來臺交流人數相對較少,無疑反映政府對於大陸人來臺之政治成本(如安全顧慮與影響兩岸穩定等問題)與特殊社會成本(如勞資爭議及管理問題,當大陸當局不配合所可能產生的困擾等問題),但也因而衍生國內對於引進大陸產業科技人才來台,甚至於開放大陸勞工來台工作之需求。

參、台灣人力供需失衡與兩岸人力交流 

在台灣的經濟重心由傳統產業向知識密集型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存在失業率升高與勞動短缺並存現象,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公佈2001年5月份失業數字,顯示該月份失業人數攀升至41萬1千人,其中因為廠商業務緊縮及關廠歇業而失業的人數高達9萬7千人。 

雖然失業率升高,但產業勞動短缺現象並未完全紓解,根據經濟部統計處「2000年製造業經營實況調查報告」,受查廠商中有員工不足問題之業者占44.56%(較99年調查之48.62%減少4.06個百分點),顯示缺工情形有所改善,但另一方面以資訊電子業有員工不足問題之比例高達50.70%,其缺工類別主要為技術開發或應用研究人員,比率高達66.82%,而民生工業有員工不足問題之比例為40.50%,主要缺工類別以工廠一般作業員或操作工為主。(經濟部統計處,製造業經營實況調查報告,1999年11月調查,2000年4月出版)另外,根據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的估計,到2002年止,台灣的高科技人才將會短缺五萬七千多人。換言之,台灣產業人力供需失衡現象表現在下列幾方面: 

一、技術人力供需失衡 

在台灣產業急需進行技術提升之際,技術人力供需卻面臨失衡現象。根據經建會「中高級人力培育與需求配合檢討報告」,專科工程類人力,若畢業生全數投入就業市場,則除工業設計供給不足,材料工程約可平衡外,其餘各類科供給大於需求。大學及以上理科人力,除氣象類科約可平衡外,其餘各類科供給均大於需求。至於工程類人力,若大學畢業生全數投入就業市場,則除電機電子供給不足,工業工程約可平衡外,其餘各類科供給均大於需求,此一現象顯示由於電機電子產業規模擴充速度遠大於大學相關系所之擴充,導致相關人力需求無法滿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識經濟時代,技術的快速提升,商品與科技的生命週期縮短,台灣對技術改造之需求大幅,若人力專長持續無法跟上產業需求,將使技術人力供需失衡持續擴大。 

二、高級專業及管理人力不足 
 
對企業而言,不論是管理效率、品質控制及創新能力的提升,均需要中高級人力,製造業而言,各類工程師占總雇用人數的比率由1986年的1.42%,上升至1998年的3.94%;各類專業人員的比率亦由4.02%上升至7.98%,顯示製造業對各類高級勞力的需求增加。 

然而根據經建會「中高級人力培育與需求配合檢討報告」顯示,相對於中級人員剩餘的現象,高階層主管與專業人員在1997-2000年之間短缺1萬8千人,在2001-2006年間短缺2萬1千人。 

另外,資策會估計現階段高科技廠商人才需求數目每年成長率約二成左右,而相關畢業生成長率僅在5%左右,人才數量顯然不足;台灣區電子電機工業同業公會於2000年發表「資訊、電機、電子業當前及未來3年科技人力調查報告書」推估到2002年電機電子相關產業實際總需求高級科技人力共162,559人;而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估計,未來十年南科所需要的相關產業技術人才約在6萬人左右,而以目前南部地區相關的半導體、生物科技、精密機械等產業之技術人才供應數量而言,顯然有短缺的現象。 

三、基層人力不足 
 
雖然由於勞力密集產業紛紛外移,釋出大量就業人口(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00年1-9月以生產有關工人、機械設備操作工及體力工之失業人數11.6萬人最多,較1994年增家7.5萬人,增幅達1.9倍),但另一方面由於社會價值觀轉變,勞力密集產業因勞動條件較差、吸引力不足,導致基層操作性勞力嚴重欠缺,特別是工業部門缺工率較高,近年多以較大,77年達8.81%最高,其中製造業、營造業分別為8.75%及11.53%,雖然78年引進外勞補充後,缺工率已明顯降低,至89年分別降為3.81%及3.29%,但缺工現象仍然存在。

四、工資過高不利產業競爭 

根據經濟部九十年製造業國內投資實況調查顯示,預計90年國內投資金額較89年減少者有31.91%,其原因除國內經濟不景氣、營運及獲利狀況不佳,同業競爭激烈者外,由於勞動成本上漲而導致減少投資金額者占32.10%。若與大陸相比較,1999年台灣製造業平均年薪約為大陸之14倍(若與上海比較,則1999年上海製造業平均年薪約為15644人民幣,台灣為上海之7.23倍),除顯示台灣企業紛紛移往大陸設廠生產的原因外,若台灣無法調降工資成本,則難以吸引產業投資台灣。

肆、大陸勞動市場與與兩岸人力交流 

到2000年底,大陸全國城鄉共有從業人員7億1150萬人,其中第一產業3億5575萬人,占50%;第二產業1億6009萬人,占22.5%;第三產業1億9566萬人,占27.5%。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3.1%。另外,國有企業(含國有聯營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下崗職工有657萬人,顯示大陸勞動力市場呈現供大於求矛盾,尤其是「十五」期間就業壓力增大。

雖然如此,大陸的專業技術人員保持穩定增加,1999年大陸從事科技活動人員達到290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159萬人,每萬人口中從事研究與發展全時人員達82.2人,每萬人口中科學家和工程師數53.1人,顯示大陸地區從事研究與發展人力豐富,加上近年來大陸地區科技研發人力、財力及物力持續性的投入,使其潛在的科技研發競爭力及豐沛的科技人力不容忽視。

雖然大陸科技研究人員來台有同文同種及容易適應等優勢,但限於整體客觀環境之限制,過去政府主管單位並不積極鼓勵大陸科技研究人員來台,申請程序上也頗多麻煩。對此,陸委會於2000年10月30日通過內政部研擬之「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臺從事專業活動許可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放寬大陸科技人士在臺停留期間為三年,並將大陸科技人士申請來臺參與科技研究須於三個月前提出申請之規定,放寬為二個月前提出申請;及修正「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定居或居留許可辦法」,將在臺灣地區居留之條件,由為「國際所推崇」修正為「臺灣地區迫切需要」。 

上述修正固然放寬了對大陸科技研究人員來台的限制,但對產業界而言,除非是專案計畫,否則大陸科技人士在臺停留期間只有三年,並無法使其真正對台灣產業研發有所貢獻,甚至於可能是台灣企業對其完成訓練不久後,該人員即將被迫離台。 

由於大陸專業技術人員或科技人士良秀不齊,產業與政府均難以掌握大陸專業技術人員或科技人士之技術領域與知識成熟程度,急待政府與相關機構建立相關之資訊整合機制,方能對大陸科技人士之資訊蒐集和網羅,作有效的運用。更廣泛之服務有所提昇。 

此外,要吸引高科技人士來台服務,不能比照外勞只考慮薪資,而不在其他生活、制度作全面配套考量,但目前政府仍缺乏相關之配套。 

最後,由1988至1992年間台灣的失業率低於2%,仍屬充分就業之經濟規模,顯示引進外勞並未對國內就業市場造成排擠效應,因此政府仍應運用適當的外勞政策,解決國內就業市場失衡問題。對此,由於大陸地區勞工與外籍勞工皆從事低技術層次之勞力工作,大陸地區勞工有易於溝通之利,故政府應考量開放大陸地區勞工來台之策略。 

伍、建議 

面對我國產業結構快速變化,衍生之國內科技人才嚴重不足,傳統產業則亟待轉型升級,政府應從兩岸互補互利之觀點,加強兩岸人力交流,特別是下列幾方面: 

一、放寬大陸地區高科技人才來台限制,將停留時間由三年放寬為六年,以及增加大陸專業人才居留的配額等政策,以擴大引進大陸旅居海外及大陸本地之產業科技人才,以利國內產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能夠「根留台灣」。。 

二、為爭取優秀大陸科技人才來台,除應放寬入出境簽證手續限制外,並應在科技人士及其親屬來台後之生活、教育、就業,以及財務處理等方面,妥為規劃。 

三、推動兩岸電子資訊、生物科技、材料、氣象、環保、地震和中醫藥等合作研究計畫,運用大陸特殊人才,透過交流活動有效引進大陸科技人才。 

四、大陸投資廠商以中小企業為主,最缺乏的是國際投資經營管理人才,政府應加強對有意赴大陸投資或已赴大陸投資的廠商,進行投資經營及管理人才之培訓,特別是應透過產業公會、工研院、生產力中心、中衛體系及學術單位等相關機構,進行投資經營人才培訓之服務。

五、對於引進大陸地區勞工問題,應研究將「境外航運中心」的功能擴大,並推動結合「加工出口區」與「科學園區」,以發展為「全球運籌特區」之可行性,特別是評估開放在特區引進大陸勞工,或給予於「特區」內進行研發工作之大陸科技人才較長的居留期間,以吸引國內外企業進駐特區,從事附加價值製造與研發工作。
 
一、網路行銷盈利模式的涵義:理解網路行銷的內涵是分析網路行銷盈利模式的基礎
1.網路行銷。關於網路行銷,定義很多,代表性的有外國學者拉菲·默罕默德所下的定義,他認為:“網路行銷是通過線上活動建立或維持客戶關係,以協調滿足公司與客戶之間交換概念、產品和服務的目標”。中國學者馮英健認為“網路行銷是企業整體行銷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為實現企業總體經營目標所進行的,以互聯網為基本手段營造網上經營環境的各種活動”。
這些定義表述不同,但都有共同點,科學而精確地界定了網路行銷活動的範圍—基於互聯網線上行銷活動,既包括以企業網站為基礎的行銷活動,也包括無網站的基於互聯網的相關行銷活動,目的是建立和維持客戶關係,更好地服務于公司與客戶。基於這種理解,可以將網路行銷的相關活動領域界定為如下三種範圍:
(1) 公司利用傳統離線行銷活動,促使顧客網上購物;
(2) 公司通過線上行銷活動,促使離線銷售提高;
(3) 公司通過線上行銷活動,直接取得線上收入。

2.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是企業或商業機構產出利潤的過程與方法。當然,創造或提供價值是產生利潤的基礎,因此,盈利模式至少應包括價值來源、生產方法和輸出方式三個環節。簡單而言,盈利模式就是企業或商業機構靠什麼來賺取顧客的銀子,它向顧客提供什麼價值或以什麼方式提供價值並以此獲得利益。在現階段以行銷為中心的企業管理活動中,行銷不僅關注價值來源及如何實現,也關注價值的生產方法和價值的輸出方式。從發現價值到輸出價值所經歷的各個環節,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價值鏈。網路行銷的出現使行銷活動以前所未有的程度介入到價值鏈及其各個環節。

3.網路行銷盈利模式。網路行銷盈利模式的產生並不與互聯網相伴而生的,它是隨網路行銷的應用和發展而逐步演變、成長、成熟的。網路行銷在我國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1) 傳奇階段(1997年之前),這一階段,網路行銷概念和方法不明確,而且其是否產生效果主要取決於偶然因素,多數企業對於上網幾乎一無所知;
(2) 萌芽階段(1997年~2000年),這一階段,網路廣告和Email行銷在中國誕生,電子商務的促進,網路服務如功能變數名稱註冊和搜索引擎的湧現,到2000底,多種形式的網路行銷開始被應用;
(3) 應用和發展階段(2001~今),網路行銷服務市場初步形成,企業網站建設發展迅速,網路廣告形式和應用不斷發展,Email行銷市場環境亟待改善,搜索引擎行銷向深層次發展,網上銷售環境日趨完善。
顯然,在傳奇階段,網路行銷的概念和方法都不明確,談不上網路行銷盈利模式,只是到了萌芽階段,網路行銷開始被應用,各種線上活動,才或多或少地介入到價值鏈及其各個環節,到了應用和發展階段,網路行銷服務市場初步形成,網路行銷才在更廣泛的範圍內,更深入的程度上介入價值創造或提供價值,因此,我們可以將網路行銷盈利模式定義如下:企業或商業機構以互聯網線上活動為基礎的介入價值鏈,創造或傳遞價值並給自己帶來利益的相對固定的活動和過程。 

二、大中華區域網路行銷盈利模式的發展及分類 

根據對網路行銷活動盈利模式的解釋,以及大中華區域開展網路行銷的實際情況,可以將現階段網路行銷盈利模式分為以下三種:
1.整合的網路行銷盈利模式。此模式是將傳統行銷活動與線上行銷活動結合以實現價值的一種網路行銷盈利模式。它經歷了非中間化和再中間化的過程,與網路的興起-泡沫破滅-重新發展的歷程相一致,體現了人們對網路運用和影響的認識由非理性到理性,以及認識的逐步成熟。整合的網路行銷盈利模式主要表現為企業網站+線上銷售或訂購產品或服務。該模式又分為兩種情況:
(1) 傳統製造業公司建立網站,輔助或直接銷售自己的產品,既包括提供線上訂購服務,客戶定制個性化產品或服務,也包括通過線上的行銷工作促使顧客離線購買。如海爾,顧客可以在其網站上按照自己要求定制個性化的冰箱,還可以線上搜索產品資訊,並比較、分析和選擇。
(2) 企業或公司以管道商的面目出現,建立自己的網站,讓消費者通過網上訂購來銷售別人的產品。如亞馬遜,需要指出的是亞馬遜的離線行銷工作力度如戶外看板、物流體系的建立和維護甚至遠遠超過了線上行銷活動,這也是把亞馬遜劃為整合的盈利模式的根據之一。線上銷售的盈利模式從電子商務的角度看既有B2B、B2C 模式,也有 C2C模式。前者如阿裏巴巴、亞馬遜等,後者如淘寶、易趣等。

2. 綜合門戶網站的跨平臺多元業務盈利模式。現階段,網路的應用大致可以分成三種平臺:
(1) 交互平臺,主要包括通信、交友、和娛樂三個方面;
(2) 媒體平臺,主要是資訊發佈;
(3) 商務平臺,支援線上交易,既有B2B,也有C2C。

綜合門戶網站的跨平臺和多元業務盈利模式先後經歷了幾個階段,具體發展過程大致如下: 
(1) 網站+廣告。廣告收費是早期階段網站主要的盈利方式。sina、sohu、163等,作為中國的三大門戶網站,其綜合性和提供的海量資訊,使其擁有大量較為忠誠的網迷,保證了很高的點擊率,並遙遙領先,因此,廣告收費成為其銷售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點擊率是廣告的主要計費依據,各綜合網站為提高點擊率,不斷增加各類資訊,從社會、政治新聞,歷史文化,財經到娛樂八卦,應有盡有,而且不斷更新,否則將面臨點擊率下降的風險,這也對該模式如何保持豐富的資訊內容以及降低成本提出了要求。對於其他網站,該模式難以模仿。
(2) 網站+廣告+付費會員制。早期階段,點擊率換成的廣告收入,還不能彌補綜合網站的運營成本及維護成本,遠遠不能滿足盈利的要求,這一點可以從當時各大網站的廣告收入及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及虧損狀態看出。新浪、網易、搜狐三大門戶網站的主營收入均來自網路廣告。以2006年二季度為例,三大網站與1999年的同季同比,廣告收入均增加了84%以上。搜狐2006年四季度網上廣告的收入更高達95%。但這並沒能阻止他們虧損的車輪。盈利的壓力迫使各網站紛紛推出各種差異化的會員服務,如收費郵箱和社區會員,收費郵箱針對商務客戶(VIP)和企業,在功能和容量上都優於免費郵箱;社區會員付費制為有各種需要的會員提供差異化的特色的服務,如163線上視頻聊天,新浪交友等。
(3) 網站+廣告+付費會員制+搜索引擎。在網站點擊率穩定在一定的峰值以及會員規模穩定的情況下,使用搜索引擎競價排名成為綜合網站的又一種收入來源,搜索引擎的出現實際上是由網路自己產生的需要,網站太多,信息量太大,迫使人們思考如何更方便的搜索資訊,於是便有了該模式。今天所看到的三大門戶網站基本上都可算是該模式。

3.專業的或細分的基於不同應用平臺的盈利模式。根據網路行銷利用的平臺或以網站為基礎提供的不同專業服務,可以將該模式分為以下幾種:

(1) 線上交易的盈利模式。該模式利用的網路的商務平臺作用。支援交易,收取費用是收入來源。代表性的公司有阿裏巴巴、淘寶網及易趣等。前者是B2B,後兩者是C2C。通過支援企業或消費者的線上貿易、並對各企業和個人用戶進行信用評級,該類網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商務平臺。以阿裏巴巴為例,作為全球最大的網上貿易市場,阿裏巴巴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商業信用的建立,並對廣大的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足提供了一定支援作用。
(2) 網路遊戲、娛樂模式,該模式利用的是網路的交互平臺。代表性的公司有盛大、網易,時間點卡收費或道具增值服務計費。
(3) 付費的線上專門(業)服務。主要有線上教育類,如提供E-Learning的新東方;招聘類,收取企業會員費。如中國人才熱線、智聯招聘以及其他各類大大小小的招聘網站;提供資料和專業資訊服務的各類研究網、期刊網,如國泰研究網和萬方期刊網等,以及學習交流的平臺的各類管理諮詢網。當然,後兩種服務類型的網站既發佈資訊,同時也收取會員費,可以看作會員制行銷。
(4) 專業的搜索引擎盈利模式。代表有百度、穀歌。競價排名,搜索行銷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實質是做推廣,作用類似於廣告。 
(5) 新的洐生盈利模式。主要是新興的網路中間商。如虛擬商場、虛擬評估機構以及智慧代理(kubuy.com,51compare.com)。

三、網路行銷盈利模式成功的原因 
網路行銷盈利模式雖然各不相同,但其成功均有共同點—向不同顧客提供價值,或者同時向兩者提供價值,而顧客則包括企業或商業機構,也包括網路消費者。一句話,以網路為基礎,在不同的程度上恰到好處地介入價值鏈或價值鏈的不同環節是它們成功的秘密,這一點可結合前述各種不同的盈利模式來具體分析。
1.整合盈利模式成功的原因。整合盈利模式中,傳統企業開展網路行銷,使顧客價值得以增值,這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實現,它們是:
(1) 降低顧客購買前的成本。網路減少了顧客的資訊搜索成本,雖然產品或服務價值或許未變,但獲取產品或服務的成本(時間成本及精力成本)卻大大降低;
(2) 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實施定制行銷,直接使產品或服務增值;
(3) 省顧客購買中和購買後的成本:如網上訂購,送貨上門。簡言之,整合盈利模式採取上述一種或幾種方式,抓住了行銷理論中4C的成本和便利,以及溝通,利用網路使顧客價值在購買過程中增值。如前面所舉海爾的例子,實施定制化服務,顧客得到的產品打上了自己的印記,價值自然增加。再如新興的圖書銷售公司亞馬遜,它的成功,就在於給購書者帶來了巨大的方便性,龐大的書籍資料庫及強大的、快速反應的物流系統是其成功的保證。

2.綜合門戶網站盈利模式成功的原因。綜合門戶網站跨平臺,既是媒體平臺,也是交互平臺,作為媒體平臺,起著資訊集聚、發佈作用,參與了行銷中的溝通管道環節,而溝通自然是行銷價值鏈中的重要環節,收取廣告費獲取利潤則是水到渠成;其次,作為交互平臺,綜合門戶網站還提供了新的或專門的服務,如郵箱,以及新的體驗,如交友和聊天。對於線民(顧客)來講,這些是全新的價值。當然搜索引擎服務也是一種全新的價值。

3.專門或專業的盈利模式成功的原因。專門或專業的網路行銷盈利模式能夠成功,主要是提供了全新的價值或體驗,如搜索引擎服務和網路遊戲;或提供價值的方式完全不同於傳統,相比較而言更便捷或更便宜。如線上教育、研究網、期刊網。專門或專業的網路盈利模式成功的第二個原因是進入市場時間早,優先取得了規模效應,而且由於網路經濟一定規模記憶體在外部效應為正而邊際成本為零的特徵,使得後來者在網站規模及目標顧客群規模上沒有足夠的把握的情況下,不敢進入,形成了較高的門檻。如支援交易的阿裏巴巴同時為交易雙方提供服務,為雙方交易成本的降低提供了機會,並起到了巨大的廣告作用,而且隨著加入網站交易的顧客量增加,馬太效應越明顯,這意味著新進入者將面臨巨大風險。其他的如網路遊戲、網路招聘以及期刊網等,都存在類似效應。 

四、網路行銷盈利模式的發展方向與創新思路 

1.發展方向。通過前面的分析,不難看出,網路行銷盈利模式今後將向兩個方向發展。
(1) 整合。整合不僅要求行銷方式整合,而且也是資源的整合,其實質是企業的價值鏈更加完善和完整。將傳統方式與網路行銷結合,是現在各類企業正在做的事情,也是今後要繼續思考的問題,而思考的焦點,無疑是如何使價值鏈完整和完善。
(2) 細分和專業化。網路平臺的不同應用及組合、線民(包括企業和商業機構)規模的不斷擴大,必然使整個網路市場出現更多的特徵和產生更多的需要,而顧客需要是價值的源泉,因此,細分和專業化必然成為網路行銷盈利模式的發展方向。搜索引擎的出現就是很好的例子。

2.創新思路。如前所言,盈利前提是創造和提供價值,因此,在網路行銷中,創新盈利模式,必然圍繞價值鏈做文章,當然,做文章的前提是能確定網路的運用能和價值鏈聯繫起來,如能確定兩者聯繫,則就具體思路而言,可採取以下一種或幾種。
(1) 從現有的價值鏈中尋找和捕捉機會。這又有兩種方式。 一是從其他公司或商業機構現有的價值鏈中尋找可以插入的縫隙,幫助他們更好的創造、生產或輸出價值;二是改造公司現有的價值鏈,使其完整、完善。完整、完善的涵義是使價值鏈環節更緊湊,效率更高。 以上兩種方式,從本質上講,就是使市場更有效。這可以通過壓縮價值鏈的環節,利用網路降低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來實現。阿裏巴巴和亞馬遜就是成功的例子。
(2) 利用網路創造全新的價值,在此基礎上建立新的價值鏈,並利用價值鏈將價值提供給顧客。使用該方式,可以將先市場進行細分,然後再採取相應的措施。現階段的常用的方式有,網上定制產品或服務,建立全新的功能或體驗等。

 
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使得台灣中小企業外銷產品品牌不得不考慮加大對大陸市場的投入,相對依賴大陸市場的銷售比重越來越大。但在目前兩岸區域經濟架構下,外銷大陸市場的品牌存在許多行銷尚未突破問題,比如對市場規模把握不準確、對消費需求瞭解不夠、品牌知名度低、沒有順暢的銷售管道與收費回流機制等等,造成產銷資訊不平衡與兩岸實質交流不均勻的現象,讓台灣中小企業望餅興嘆的現狀。
為讓兩岸進一步發展「兄弟之邦」的情誼,受惠於台灣中小企業更多的外銷品牌能夠成功拓展大陸市場,並且提升大陸在地化的經商團隊營銷教育、中小型創業投資、參與私營協會活動,活絡大陸民生消費市場,創造兩岸中小企業實質交流互惠與互利共生。在營銷策略方面提出以下幾項建議:

一、開拓大陸市場必須先做好營銷管道準備
 1.採試銷試水溫切入市場:依照大陸總體市場為台灣市場100倍,一級城市消費市場差距則高達10倍,年成長率則超過10%。有60%以上由零售通路與傳統直銷方式推廣,年成長率超過15%。台灣屬於淺市場,消費種類多樣化與生命週期短;大陸消費市場則相反,屬於深市場與少樣多量市場。但是台灣中小企業生產能量遠不及供應量,建議採試銷試水溫的團購切入市場,透過台灣寶島發團購平台的台灣上架、大陸行銷、包郵免運費方式,發展一級重點城市,突破台灣中小企業發展大陸市場的資金與風險問題。
2.避開競爭低毛利產品:主要為高毛利、高利潤的商品,方能吸引推薦廣告、經銷商的動能與創業發展空間,如專業電子消費品、美容保養品、精緻茶葉品、圖書出版品、服裝服飾品、皮包皮件品、珠寶首飾品、精緻食品(尤其地方特色代表性)、保健養生品、健康醫療儀器品等等。
3.加入低成本通路型態:傳統市場因走高價格與高成本路線,在獲利不佳有逐漸萎縮趨勢,如連鎖加盟店、超市量販店、便利店及專賣店,繼電子商務網購通路有大型B2C購物商城與C2C的拍賣網站,但在淘寶購物的轉型,加盟金額的提高與普遍高價位廣告,造成台灣中小企業的望價卻步;在提升電子商務的應用,起而代之新興管道則運用社交網購的推薦行銷,解決此一問題,亦是唯一方法。在通路分配方式則運用大陸CPS聯合網站廣告與推薦方式,採用成交後拆帳的零成本廣告與營銷,目前合作單位超過30萬家社交網站,這也是未來開擴的重點。

二、針對產品價格的定價策略
營銷商品獲利分類為「帶路貨、大色貨與淺貨」三種,帶路貨大部份為民生用品特價品(成熟期商品)利潤低,用以吸引來客率,常為犧牲品,因此在鋪貨上佔商品上架毛利10%以下。大色貨為全國性廣告商品、高知名度商品,為各家必備之產品,其零售價利潤低,但容易讓經銷商上手,也常以團購進價銷售,以代表商品之低價,在鋪貨上佔商品上架毛利約7-20%。淺貨則為非大眾型商品,知名度相對於大色貨低,常為特約商品,以高利潤吸引推薦銷售,利潤高,在鋪貨上佔商品上架毛利約30%-200%。

在台灣寶島發團購網的管道現行大量廣告資源下,可以經營大色貨商品,為導入型產品,但消費者尚需要教育;若初期進行大量廣告未必能經營百分百成功,故在經營應以接近淺貨型態經營為主,風險較低。目前大陸銷量最高之價格帶為500-1500元人民幣,故以此價格帶為參考,提供經銷及盤商相對於大色貨有較佳之利潤。

商品上市期以強調台灣品牌為主要目標,因台灣品牌的普遍愛好、鋪貨廣,目前大陸中盤商鋪貨使得市場零售價混亂,故店頭利潤低,部份連鎖加盟店無利潤。因此在網購平台上鋪貨點以專業性鋪貨,避免與傳統店頭拼售價的壞印象,以維持通路零售價穩定而保障利潤,讓有意願將要購買台灣品牌產品者,促使轉「團」購。

必須注意的事情則在於其內含金流、物流、資訊費用、人力與廣告成本(回饋獎金)的提高,反映在商品定價。在報價上,兩岸銀行金流手續費維持在3.5%、兩岸物流費用(約售價3-5%)、寶島發上架費時價(每家每年約12000元人民幣,含及其他贊助DM費、開新店廣告費、年度系統維護費、廠商後台管理、教育訓練與直效行銷處理費用)等等。

三、台灣品牌形象與廣宣媒體運用分析
依照在台灣品牌的認定,必須有其企業文化、宗旨與目標,在社會良好風氣推廣行之有年,如具代表性的台灣地方特色商品,且對貢獻社會之具體表現者,以網購為一致性與誠信為基礎,多方面從事商品教育活動,促使社會更健康快樂為根本。

寶島發團購網在對大陸CPS廣告執行策略上,媒體策略首重在上市氣勢,以全心培育大陸在地化營銷團隊與創業教育,且新產品上市需有較大規模之廣宣,以提高各通路銷售意願及銷售成績,亦可提高產品鋪貨達成率。因此有其集中必要與專打人文性訴求,團購上市期以密集性的廣告,較能提高網友到達率。媒體預算預期在2012年春節前夕為上市期重點,加強與廠商消息稿之發佈及台灣招商團隊合作意願,透過說明會與公益活動以提高通路品牌形象。

在廠商上架招商SP推廣作為,則安排有意願台灣經銷商成立經銷商聯會及參觀公司,包括:
1.產品知識教育訓練及資料之分發,招商手冊。
2.產品搭贈促銷活動。
3.招商獎金,達成目標率每家撥交易金額20%以上獎金,未達成仍有每家15%的獎金。
4.半年達成目標再撥3%。
5.寶島發團購網首頁店頭行銷廣告的獎勵,包括:大陳列展示、EDM首輪檔頭陳列。

大陸各省市消費者與台灣消費者存在著巨大的消費差異。在台灣暢銷的產品可能在大陸的超市就無人問津,同樣在台灣好賣的產品而在大陸的消費者就可能不接受。因此品牌想做大陸市場,必須先做專業的消費者評估,銷售管道評估和競爭對手的調查,根據寶島發團購網的運營團隊10年來對消費者需求調整、產品的包裝、口味、價格和容量等,均有其獨特見解,這也是為何廠商商品上架後,當要進入大陸50萬家CPS聯合網站廣告,必須由寶島發團購網的運營團隊的篩選與過濾;台灣中小企業的生產技術導向與單打獨鬥慣性,依據輔導台灣中小企業營銷多年經驗,要業者融入以顧客為核心的服務導向與分享市場特性,比登天還難,因此,依照行銷標準作業流程有其必要性。
 
2011-11-08 09:11     來源:台灣網     編輯:馬迪

2011年8月31日,臺灣當局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金融業務往來及投資許可管理辦法”(簡稱“兩岸金融往來辦法”)修正草案,這是繼去年3月份後再次大幅放寬兩岸金融往來政策,對推動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有實質意義,也意味著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將進入ECFA後的快速發展時期。 

近年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不斷取得階段性突破 

第一階段:兩岸成功建立了金融監管平臺,開啟了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的大門,標誌是兩岸兩會2009年4月26日簽署“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及兩岸金融監管部門2009年11月16日簽署“海峽兩岸金融業監督管理合作諒解備忘錄”。 

第二階段:兩岸金融往來正常化和機制化進入實質操作階段,標誌是2010年3月16日臺灣當局修正出臺“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金融業務往來及投資許可管理辦法”(原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金融業務往來許可管理辦法”)及2010年6月29日兩岸兩會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在ECFA中,大陸與臺灣分別將6項與1項金融開放納入早收清單,推動了兩岸金融機構互相進入對方市場的實質進程。2011年4月25日兩岸銀行監管合作平臺首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兩岸金融往來的機制化邁出實質步伐。 

第三階段: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進入ECFA後的快速發展時期,標誌是2011年8月31日臺灣當局核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金融業務往來及投資許可管理辦法”修正草案。這一階段的背景是ECFA簽署之後,雙方金融往來更趨頻繁,臺灣當局吸納銀行業者的建議,進一步對兩岸金融往來大幅鬆綁,併為兩岸金融後續協商進程預做鋪墊。 

此次臺灣當局對“兩岸金融往來辦法”的修正重點 

一是調整銀行進入大陸市場的主體及經營形態。(1)取消二擇一:原規定臺灣地區銀行或第三地區子銀行只能選一家赴大陸投資,現修正為均可“登陸”。(2)取消三擇二:原規定臺灣地區銀行或第三地區子銀行赴大陸投資可在設立分行、子銀行或參股投資三種方式中選擇兩項,現修正為可自由選擇。(3)取消臺灣地區銀行、金控公司參股投資大陸地區金融機構以一家為限的規定。 

二是強化風險控管機制。(1)臺灣地區銀行及金控公司匯往大陸地區的營業資金及投資限額,改採全行(全集團)控管機制,銀行及其子公司赴大陸地區的營業資金及投資總額合計數,不得超過銀行凈值的15%;金控公司及其子公司赴大陸地區參股投資的總額不得超過其凈值的10%。(2)建立銀行對大陸地區的總量曝險機制,規定各臺灣地區銀行對大陸地區的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總額度,不得超過其上年度決算後凈值的1倍。同時刪除大陸地區分行授信總餘額倍數限制的規定。(3)調整陸資銀行在臺分行收受自然人新台幣存款限制,由每筆新台幣150萬元定期存款調整為每筆300萬元。 

三是適度放寬兩岸金融業務範圍。(1)臺灣地區銀行的海外分支機構、OBU及DBU與大陸地區人民、法人的業務往來項目,回歸一般性業務規範,採負面表列規定。(2)臺灣地區銀行的海外分支機構及OBU辦理大陸地區授信業務,授信對象不再限于大陸臺商或大陸外商,可承做大陸地區人民、法人的授信業務。 

臺灣加快金融開放符合當前臺經濟金融形勢要求 

首先是符合臺灣當局穩定經濟金融形勢的總體要求。當前歐美金融形勢再度嚴峻,國際經濟可能二次衰退,臺灣股市出現較大幅度震蕩,經濟景氣前景堪憂,臺灣當局希望通過加快開放兩岸金融往來加強與大陸經濟聯繫,穩定當前臺灣金融與經濟形勢。 

其次是推動臺灣金融服務業發展的具體步驟。臺灣當局將強化金融産業和金融市場的發展作為金融領域的工作重點,並在推動金融市場發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世界經濟論壇(WEF)9月7日最新公佈的“全球競爭力指數”評比中,臺灣在“金融市場發展”項目上競爭力進步最大,較上年提升11名。但金融産業發展方面尚有欠缺,近年來臺金融業佔GDP比重日趨萎縮,去年只有6.41%,是臺調整統計範圍以來最低值。為此,此次臺灣當局修正“兩岸金融往來辦法”之際,金融主管部門負責人陳裕璋即宣佈當前臺灣金融政策的四大方向,“兩岸金融業務鬆綁”是首要目標,其他還包括推動臺灣成為亞太科技籌資平臺、健全金融機構財務及金融消費者保護等三項,6月3日通過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即標誌著臺灣建立了一元化金融爭議處理機制。陳還表示,未來將秉持“審慎監理、同時為金融業打造有利經營環境”的監理理念,“持續鬆綁兩岸金融業務”。早在2010年6月30日,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蕭萬長出席“臺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第二屆第六次理監會聯席會”時即強調推動兩岸金融業務的重要性,認為面對兩岸簽署ECFA後的新局面,臺灣金融業有四個工作重點:做好風險管理工作、儘速打造服務平臺、兼顧島內市場發展、借道大陸進軍國際,並建議三個努力方向:複製島內成功經驗、協商雙邊貨幣清算及與臺經貿夥伴洽簽貿易協定。作為健全金融環境的配套舉措,陳裕璋于2011年9月5日宣佈“臺灣正式邁入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s)元年”,將分階段採取與IFRSs架構相同的會計準則,第一階段自2013年起適用於上市上櫃公司、興櫃公司及主要金融業;第二階段自2015年起適用於非上市上櫃興櫃的公開發行公司、信用合作社及信用卡公司等。 

最後是順應臺灣金融服務業發展的行業要求。兩岸金融日益成為島內業界現階段最重視的業務。臺銀行業者面對利差為臺灣3倍的大陸銀行業市場,以“登陸”晚于外商為由,強烈要求臺灣當局繼續政策鬆綁,不要限制其在大陸的經營佈局。臺灣當局此次很大程度上順應了金融業者要求。例如,總量曝險機制是此次修正案的監管重點,基本符合了金融業者的要求。該機制是一項全新的規定,最終條文是各金融主管部門協調的結果。在修正案通過前,各金融主管部門對臺銀行在大陸的總曝險額度(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總額度)存在分歧:“中央銀行”和金融主管部門的方案分別是不超過凈值的50%和60%,“銀行公會”的方案是不超過總資産的30%,最後定案為不超過凈值的100%,約為2.15萬億元新台幣。最後的方案雖然被島內媒體讚為“由臺鐵普通慢車一下子轉成大陸超速高鐵”,但由於新的“兩岸金融往來辦法”中規定,銀行到大陸累積營業資金與投資總額不可超過凈值的 15%,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到大陸參股投資總額不可超過凈值的10%,這與大陸規定的外資銀行參股陸資銀行上限為資本額的20%的投資額度相差仍很大,對島內金融業者來説仍是無奈的制約。(本文作者朱磊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 經濟學博士)

 


中小企業的品牌行銷正在大陸上演激戰好戲,造成市場逐漸升級與企業之間的距離的快速拉開,在品牌快速升級與品牌之間的地位與層次也快速拉開,大品牌越做越大,中小品牌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強者會更強弱者越來弱。中小品牌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生存挑戰,被大品牌優勢品牌逼到牆角,已經無路可退,前進的道路非常艱難,後退所有的努力將會付之東流。即使咬牙堅持,中小品牌必須要面對更加艱難的挑戰。

解決十大品牌行銷困境  成為企業生存關鍵問題
第一客戶難找:中小品牌尋找客戶非常難,化妝品牌太多競爭太激烈,是行業人士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無論是廠家,中間商還是專賣店都有同感。中小品牌在廣告宣傳方面處於劣勢,在代言人層次及影響力方面也處於劣勢,在供貨折扣方面也不佔優勢,在行銷推廣方面更不佔優勢,所以中小品牌尋找客戶比較難。
 市場競爭白熱化,品牌推廣要麼占廣告優勢,要麼占代言人優勢,要麼品牌的行銷概念佔優勢,要麼行銷模式佔優勢,或者利潤空間佔優勢,還有在終端促銷方面佔優勢,如果在這些方面都不佔優勢,品牌的發展就會越走越窄。

第二進店難:即使尋找到代理商,品牌進店非常難,大店做無優勢的品牌,小店品牌又不甘心,中級店鋪青睞優勢品牌,中小品牌面對品牌,中間商及專賣店的圍追堵截,目前佔據專賣店主要位置的品牌,都有強大的廣告支援。例如在央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等有廣告支持,佔據店鋪主要位置的品牌有,第一品牌集團自然堂鉑萊雅美膚寶,雅麗潔歐詩漫等,還有高姿溫碧泉柏氏、漢方伊貝詩韓國川品牌等,這些品牌佔據主流專賣店,佔據主要位置。中小品牌難以進入優勢專賣店,只能進入新開業的中小型店鋪,品牌難以融入主流銷售管道,被邊緣化品牌發展速度比較慢。

第三上量難:進店以後做銷量難,中小品牌市場規劃缺少章法,市場推廣及終端促銷跟不上,選擇客戶更是饑不擇食,只要合作只要訂貨就是好客戶,其實有些店鋪根本不具備持續發展的條件,店鋪本身已經搖搖欲墜,本想依靠品牌讓自己爬起來,沒有想到品牌只是看重店鋪的錢,根本無意幫助店鋪發展,一次性生意一錘子買賣司空見慣。品牌從上市開始就走下坡路,想調整市場調整思路都很難,因為前期的破壞性開發,由於市場運作不得法,品牌無起色,品牌及企業的聲譽嚴重受損,所以中小品牌難以做出銷量。

第四維護難:即使短期能夠上量,但是長期穩住銷量也很難,品牌剛剛上市無論廠家,還是代理商都要作出積極姿態,表示運做市場的決心,也會做一些推廣活動,做活動期間有一定的銷量,一旦活動停止銷量也會隨之下滑,有活動有銷量無活動無銷量,廠家與中間商及專賣店都很頭疼,品牌發展需要持續的打造,中小企業的實力難以做到長久發力。
店鋪本身客源不足,客源的品質也不高,每天的銷量非常有限,第二受到來自其他店鋪及其它品牌的競爭,大店名店越來越受到顧客青睞,顧客也會選擇信譽更好的店鋪,中小品牌難以進大店,與競爭力不強位置不佳的中小店鋪合作,品牌要穩住銷量非常艱難。

第五留人難:中小品牌難以招到人才留住人才,人才都傾向於大品牌及優勢品牌,誰也不願意做一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中小品牌發展速度慢,市場難推廣,做業績出成績很難,誰也不願意碰,企業缺乏人才品牌發展會更慢。目前人才都在向跨國企業,向國內的大企業及優勢企業集中,在這些企業容易做出成績,比較容易成名對個人發展很有利,相反中小企業確是門庭冷落。

第六培訓難:中小品牌不敢花大價錢,只能留住一些不入流的員工,懂產品的員工不懂銷售,懂銷售的員工不懂專業,懂專業的員工不懂培訓,懂培訓的員工不懂帶團隊,業績優秀的員工不總結術語不會做課,會傳幫帶的卻不會帶兵不會講課,企業缺少專業人才及多面手型員工。品牌競爭的核心是行銷,品牌發展的靈魂是概念與訴求,品牌的市場推廣靠人才,中小企業招人難,留人難,招聘優秀的人才更難,留住優秀的人男難上加難,所以中小品牌舉步維艱,發展形勢非常不妙。

第七管理難:中小型企業多為家族企業,夫妻店模式,家族模式裙帶關係,家長型哥們型組合模式,公司管理比較難,外人即使進來也難以施展手腳,因為錯綜複雜的關係,每天琢磨不要疏遠這個人,千萬不要得罪那個人,本來是做生意的企業,弄得比政府機關還複雜。企業的人都可以管事,看到事情都要管一管,都要說一說指手畫腳,但是沒有一個人對結果負責,出事情以後管事的大爺們,又脫得很乾淨,因為這些事情本不是他們的職責,都管事情又都不管事情,有好事情都上前,承擔責任都跑的無影無蹤。
目前中小企業既缺少資金,又缺乏人才還缺少思路,既招不到人才又留不住人才的事實,中小品牌靠想做大還很難說,企業本身及市場都存在很多變數,中小品牌及中小企業如果不改變現狀,前途渺茫凶多吉少。

第八發展難:中小品牌難以突破大環境的制約,難以突破大品牌的包圍,難以突破優勢品牌的壓制,最難以突破的是自己的局限,多年來墨守成規的守舊思想,缺乏曆久彌新積極創新的魄力,不敢放權不敢授權,不敢讓外人放手大幹。企業本身就不大,如果放權自己沒事情做,必須是管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要請示,都要批示,都要簽字才可以,中小企業只要改變一個思維就好,給專業人士提供施展的舞臺,讓經理人團隊放手一搏。企業的老闆只要考核三項指標即可,一是市場推進的速度,而是網點建設的品質,三是銷售業績。這三項指標均衡發展品牌就可以做大。

第九持續發展難:中小品牌本身影響力小,競爭力弱生命力不強,遇到風吹草動就會改弦易張,市場開發可持續性比較差,開發市場需要戰略投資,需要長期的打造,老闆的思維只要無業績,無回款說什麼也不做,簡單的思想就會導致前功盡棄,前期的成果也會毀於一旦。持續投入難,企業的盤子比較小,資金也比較少,本來就想靠滾雪球的模式發展,資金來源于市場投放于市場,培養市場需要週期,就像載果樹需要三五年結果,種莊稼需要三五個月才會有收穫,如果提前砍伐,收穫的樹枝一堆柴火,如果提前收割,割下來的是草,會血本無歸一無所獲。企業沒有準備長期堅持,一味的追求回款,忽略了市場需要週期,培養市場培養客戶打造品牌需要時間,沒有時間什麼事情都不能做成。

第十資金局限,企業實力小承受風險能力弱不敢投入,不敢投入品牌無影響力,代理商層面對品牌不感冒,找不到代理商無法產生業績。市場難推廣企業不敢投,收不到錢企業更不敢投入,形成惡性循環不能自拔,企業經營步履維艱,行銷團隊不整齊戰鬥力不強,戰鬥力弱市場開發速度慢,企業陷入進退不得的境地。
企業越艱難越需要人才,人才的費用比較高,企業又不敢聘請,再說人才不願進中小企業,企業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無人才企業的發展就慢,就會被大品牌甩在後邊。既無資金優勢,也無品牌優勢,還無空間優勢,一無競爭優勢,二無行銷優勢,三五推廣優勢,四五銷售優勢,中小品牌前途未蔔。

應對策略及方法:
- 中小品牌可採取蠶食市場的策略,採取化整為零的方法,把市場分成多個區域版塊,集中力量在一個區域建立優勢,採取蛙跳的方式逐步進軍整體市場。
- 採取利益激勵的策略,與優秀代理商及大型連鎖店合作,讓利與他們靠中間商的實力成長品牌,把絕大部分的利益讓給中間環節,品牌的市場份額逐步提升,客戶網路逐漸擴大,通過三年五年的時間,品牌積蓄一定的實力以後,再改變行銷模式,到主流市場與主流品牌去競爭。
- 採取市場細分的策略,瞄準大品牌不關注的夾縫市場,以及優勢品牌不願意做的冷門市場,沒有競爭或者競爭力比較弱的新興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裏,企業可以按照自己的設想隨心發展。
- 採取產品細分的策略,目前市場上的品牌,都在主流市場主流領域廝殺,美白,補水防衰祛痘等領域殺得不可開交,中小品牌可以側重於新概念,新領域,只要是空白市場就比與對手廝殺好的多。
- 自強不息很重要,中小品牌首先要確立創新的思想,堅持自己的原則與發展方向,不再靠追隨模仿複製孿生等低級做法生存,看到其他品牌的成功就盲目跟進,打擦邊球跟在後面沾光,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中間商的逐漸專業化,顧客層次的提高與理性化,仿冒孿生複製跟隨,越來越不被中間商及消費者認可,最關鍵的是顧客不買帳是最大難題。

市場升級速度加快,品牌升級速度在加快,產品更新換代速度開加快,市場留給中小品牌的時間已經不多,中小品牌一定要把握住機會,快速成為優勢品牌,成為主流品牌,打造品牌王國成就輝煌事業。
 
94%:是垃圾郵件在所有電子郵件中所佔的比例。
77%:是台灣網民對於垃圾郵件感到厭惡反感的比例。
36分鐘: 是你每天平均花在處理垃圾郵件的時間。
440億:是每年因為垃圾郵件問題而產生的國家經濟損耗。
75%:是網絡詐騙案件透過垃圾郵件進行的比例。
5年:是台灣立法後的最高判刑。
500萬:是台灣立法後的最高罰金。
4:是台灣在全球垃圾郵件發送量的排名。

電子郵件對於網路消費者的生活有著不可抹滅的重要性,任何網路使用者都視email為快速又方便的資訊來源,對於企業而言,也早就取代傳真等傳統通訊方式,成為商務交流中的主要工具。但很可惜的,「成也email、敗也email」,因為過多資訊的疲勞轟炸,讓消費者應接不暇無力招架,也無從分辨何者為優、何者為劣,久而久之只有「刪除全部」一途,但郵件砍不盡、春風吹又生,在這種「email行銷 = 垃圾郵件」的刻板印象下,企業要如何利用email行銷來突圍,享受最初email行銷帶來的廣告效益和真實感動,則成了現代網路行銷中一門最高深的學問。

Email行銷是票房毒藥還是秘密武器?
網際網路剛開始之際,企業發現一種又快又有效的網路廣告方式叫做eDM,於是業者合法或非法的收集名單後,大量的寄送來轟炸你我的收件匣,畢竟大量寄送email無疑是企業能想到最便宜的行銷方式,當然也因此造成了現在全世界垃圾郵件氾濫,販賣個人資料、非法釣魚(phishing)、網路詐欺等問題,成了高科技犯罪集團網路詐騙的溫床。但是,email的直接行銷和高效益真的就得被犧牲嗎?難道垃圾郵件的氾濫就掩埋掉email行銷的廣告價值嗎?本文將帶給您一些email行銷的重新思考和啟發,讓您重拾email行銷的策略和信心,以體驗它的強大威力和永遠無法取代的行銷優勢。

從發明email、到入口網站大戰、到網路泡沫,到現在全球無解的SPAM問題,email一直都是成本最低的行銷工具,許多先進國家都已通過了垃圾郵件法來緩和此問題,但台灣因為許多因素遲遲未能通過垃圾郵件法,造成許多網民的不便,但台灣網民也漸漸的習慣了這種不便,導致廣告主也慢慢對eDM失去了信心,因為廣告大部份進了垃圾匣、沒人要點開、也不知道到底有誰看到了,因此,email行銷最根本、卻也最關鍵的一個挑戰就是如何讓您的廣告信被看見?

要在每天龐大繁多的廣告郵件中被看見,實屬一件不容易的事,此時企業的品牌就變成非常重要,許多企業試圖以數量或曝光取勝、反覆刺激消費者的眼球,電子報按三餐問候潛在客戶,希望他們有所回應,但寄送的次數和頻率常常超越了合理範圍,讓接收者感到厭煩而逐漸失去耐心,逼迫將該企業與垃圾郵件發送者連結,而將之丟棄至永不見天日的垃圾郵件匣,因此「資訊轟炸」絕不是正確的策略,但偏偏企業依舊以成本考量,以銷售產品為中心的持續打擾著潛在消費者,長久下來的惡性循環,使得email的廣告效益逐漸失效。

電子郵件是前所未見的超強直接行銷工具,也是個別化服務的最佳工具,但面對垃圾郵件的不可擋洪流,除了要如何保有它的行銷特性外,還要將email行銷的潛力發揮到更大,除了企業本身要自重自愛,不可輕易嘗試挑戰客戶的容忍度之外,企業一定要提供適宜的觀看誘因,設法提升收信時的愉快經驗,和成為消費者信賴的的資訊來源。若企業能找到特別的”收信誘因”,包括提供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不是業者的銷售需求),亦或是有價的收信獎勵,才有機會在如雪花般的眾多郵件中被看見。

澳商EmailCash在1999年網路興起時就預見了長期未來的趨勢,所以展開迎合接納的行動,建立了完善的獎勵制度並納入電子郵件中,巧妙的實施會員利益分享機制,讓每一位收件者都能在看郵件的同時獲得獎勵,在垃圾郵件堆中點指成黃金,激勵出有力的顧客反應,此舉讓email行銷不但沒有失真,還漸漸突顯出品牌價值,因為收件者將每封email都連結上愉快經驗和期待,才得以在垃圾郵件洪流中逆勢突圍,而最後事實證明EmailCash的成功模式在市場上獲得了先進者優勢(first-mover advantage)。

以「產品」為中心,亦是以「顧客」為中心?
Email行銷若經營的好,毫無疑問的將會是一種行銷利器,因為它具備了主動出擊、快速執行、量身訂作、成本低廉、以及效益評估等五大優勢。企業發送email廣告無疑是希望潛在消費者能看到,進而產生興趣達成購買,因此往往以「產品」為中心來刺激消費者,卻忽略了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和「廣告容忍度」,為解決此問題,企業應以「顧客」為中心來做email行銷,首先要非常仔細的收集客戶資料,並用心的加以維護及管理,做定期的良性溝通,讓每一次溝通都能使會員感到貼心,使他們”樂於收信”,並對你的下一次廣告信件充滿期待。

每位客戶的量身訂做,可從顯示收件者的姓名開始,讓他們感到尊重和親切,更重要的是讓他覺得是一對一的溝通,而不是一對多的大量廣播,企業可透過資料探勘(data mining)來深入分析會員的資料,因此充分掌握個人偏好,消費習性、家庭情況(懷孕、新生兒)、最近消費狀況(剛買新車)等,去了解每位顧客的價值,進行有意義的對話,提供個別化的服務,實現他們的需求或解決他們的問題,進而達成企業的營運和行銷目標。 
Email是用來銷售,還是用來溝通及服務?

許多企業在與消費者達成第一筆交易後,就會假設他們已經成為老主顧,往後的每一次優惠訊息都要用email提醒他們,於是很容易將eDM定位成便宜的大量傳播工具,但事實上,客戶並不這樣認為,曾購買過東西並不等於主顧,這中間所欠缺的就是溝通和服務,企業該思考如何利用email來有效的溝通及服務,與客戶建立更親密、即時、信任的關係,進行雙向的溝通,而不僅是單向的銷售行為,企業需把email當作強而有力的對話工具,藉由持續性的對話來和顧客深交,建立起一個以服務導向的長期關係,才能逐年建立起顧客更深厚的忠誠度,有了品牌忠誠度,銷售目標自然會水道渠成。

雖然網路行銷的形式多如繁星,但廣告效益卻不如以往,因此取得顧客的成本日漸攀升,企業願意犧牲第一次的購買利潤,以求先取得顧客的資料和聯繫,試圖在往後的交易中賺取更大的利潤來達到”損益平衡”,並持續努力衝高該會員的「平均用戶貢獻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事實上,如果純粹以「銷售」為中心的寄送email,其實只是”壓榨”會員來強求「短期貢獻」,但結果往往是嚇跑了會員,也浪費了該會員的加入成本,企業必須了解,「會員取得」(acquisition)和「會員維繫」(retention)是不同的學問,email絕對不是用來「取得會員」,而是用來「聯繫會員」,以溝通及服務的目的來養成長期忠誠度,這也是為什麼沒有人會透過垃圾郵件來加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網站,連一開始的加入都不可能,更何況是往後的銷售呢?

把email的主控權還給消費者
會員的email和個人資料的所有權是該會員的,而不是企業的,企業對於會員隱私權的重視度區隔了企業的未來性,不重視個人隱私的企業會導致大量的垃圾郵件,造成社會及經濟損耗,而會員則以鄙棄作回報,反之珍惜自己羽毛的企業,會贏得會員的信任和歡樂的經驗,今日的企業若想利用email作為行銷利器,必須把主控權交給客戶,並認真傾聽客戶的回應,在雙向互動中求深度結交,來產生忠誠度和強化品牌認同。

許可式email行銷是市場上最好的方式,會員自願選擇加入(opt-in)電子郵件訂閱,接受喜愛的廣告訊息,並可以隨時選擇取消訂閱,當企業把將主控權交給顧客時,會員有了參與感和控制權,才會樂意接受所得到的訊息,包括廣告訊息或企業公告,讓會員自己選擇要結交的公司,讓他們覺得不像行銷活動的犧牲者,而是特別被挑選出來的受惠者。

以會員關係為核心,建立長期信任絕對是必要的,email行銷的奧秘在於要捨棄「告知與推銷」(telling and selling),轉變成「傾聽與學習」(listening and learning),建立起會員對您的信賴度、參與感、主控權,最後昇華為忠誠度,如此一來,公司和會員之間的關係不再是零星、逼迫式的主客關係,而是持久、體貼、個人化的夥伴關係,當您想向他們銷售產品時,企業會從路邊陌生的業務員轉變成值得信賴的好朋友。

達到email行銷的雙向互動 – 「傾聽與學習」
Email廣告不是發出去就算了,享有完善的「事後檢測」才稱得上是全套的行銷服務。EmailCash的互動式eDM除了擁有最「實名化」的會員和業界最高的點閱率之外,還搶先市場推出了「廣告後測機制」,讓您將廣告散發出去的同時,也能即時的得知市場反應。廣告不是做完就不管它了,滿意度是好是壞?消費者如何看待這篇廣告?他們有什麼意見想表達?「eDM廣告後測」讓企業可以直接聽見消費者最真實的聲音,它能讓收到eDM的會員針對該廣告進行滿意度評分調查,客戶也可藉由消費者的意見來了解市場反應,進而調整產品或行銷策略。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垃圾電郵也不斷翻新,簡訊垃圾、部落格垃圾、交友網垃圾等,企業本身要做email行銷,但要如何拿捏才不會背上濫發垃圾郵件的污名,對於任何愛惜羽毛、長久經營品牌形象的公司都是不能承擔的隱性風險,因此建議適當的做法是委託專業的電子郵件行銷公司,善用許可式和互動式的eDM行銷,不僅能為讓企業增加訂單,也能擴及不同面向的客群。

當垃圾郵件氾濫成災,各競爭廠商紛紛四起,市場紅海戰爭中如何利用電子郵件這把雙面刃殺出血路,正是企業的網路行銷人員最具挑戰的任務。
 
隨著上網人口和時數的增加,網路社群已儼然成為人們消費行為的參考架構,過去在消費者行為研究中舉足輕重的參考團體,似乎已逐漸從實體情境轉移至網路空間。社群購物網站逐漸興盛,除了方便網友做相關購買決策之外,亦是不少網友重要的溝通平台。購物是一種社會活動,消費者購物亦是提供與他人進行社會互動的機會,可能產生社會規範、關係和對於其他消費者的認同。社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 SNS)的出現,提供具有相同興趣與活動的人建立網路社群,所提供服務的特色,主要不是讓使用者與陌生人去建立關係,而是透過使用者所顯示的社交網絡關係,促進使用者相互聯繫。在有關零售商透過社交網路平台贏得優勢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消費者透過社交媒體網站(social media)與企業或其他消費者進行互動的行為分析。

社交購物(social shopping)可以定義為:在購物過程中所發生人際之間言語上或非言語的交換和活動,並提出在購物過程中若能滿足消費者的社交需求,則可以提高顧客再購率、對於品牌的正向態度。人類是屬於群體性的動物,而每個人都會試著去討好自己所認同的群體成員,並且會重視我們周遭人的行為特性,許多購買行為的主要動機也都是為了適應群體而產生,當消費者在評估新產品或新服務時,他人的意見也會增加消費者整體愉悅性體驗價值、協助其做購買決策。

消費者不喜歡自行購物並決策,人們傾向在購物時,有人可以和他們進行互動溝通,一般消費者在實體商店購物時,彼此之間通常不會提供一些相關的購物經驗來進行分享,然而透過網路的連結,消費者會開始尋找合適的夥伴一起購物,儘管所面對的是網路上的網友,不但可能不知道對方是誰、而且也無法得知網友所提供的決策資訊是否正確,但是藉由夥伴的協助,可以得到更詳細的產品功能介紹、使用情況、購後評價等購物經驗,進而獲得較佳的決策品質、降低購物風險,並且擁有結伴購物的樂趣以及互動的滿足感。在維基百科(wikipedia)上對於線上社交購物(online social shopping)的解釋為:消費者透過社會網路環境進行購物的過程,運用群體智慧(collaborative wisdoms)的概念,消費者針對產品、價格的相關資訊進行相互溝通,也可以在網站平台上建立自己的購物清單,再分享給其他參與討論的消費者,這樣的資訊和推薦方式,是在實體通路中比較難得到的。

社交購物行為是結合了社交網絡和購物中的比較行為,透過社交購物網站平台,可以讓企業創造一個低成本的口碑行銷的途徑。在社交購物網站平台上,消費者可以自由地和企業、其他消費者進行互動,加入有興趣產品資訊的討論社群,列出消費者自己的購物希望清單(wishlists),也可以經由網站的個人空間與他人分享產品資訊、產品評價、購物經驗。

舉例來說,在www.baodao88.com的寶島發團購平台上,可以直接使用E-mail與B-log的轉貼廣告,網友可針對自己喜歡的產品給予評價及留言分享,並可與Facebook連結,邀請朋友一起加入討論。消費者使用Facebook平台,可以成為自己有興趣的品牌的粉絲(fans),之後再連結網站時,品牌產品的銷售廣告就會直接出現在個人化網頁上,使用者也可自由加入產品討論群組、加入好友,也可針對自己喜愛的產品進行口碑介紹。

www. baodao88.com團購平台是一個有購物回饋的社交購物商城,透過商城的消費者進行購買行為之後,推薦廣告即可賺取回饋獎金,使用者並可將個別零售商的產品加入至自己的產品清單,再加上他們對產品的評論。
 
主要作用是為一群擁有相同興趣與活動的人建立線上社群。這類服務往往是基於網際網路,為用戶提供各種聯係、交流的交互通路,如電子郵件、即時消息服務等。他們通常通過朋友,一傳十十傳百地把網路展延開去,極其類似樹葉的脈絡,所以中國大陸上的人們稱類似的網站為脈絡(人面)網站。多數社交網路會提供多種讓使用者互動起來的方式,可以為聊天、寄信、影音、檔案分享、部落格、討論群組等。 
「史丹佛大學研究中心」調查報告指出,人一生中的所賺的金錢,12.5%來自於知識,87.5%則是來自於人脈, 這顯示出「人脈」的重要性。過去,人脈關係的發展受限於地域、時間等條件,無法有效拓展,如今,人際關係建立模式逐漸轉變,可藉由電子郵件(E- mail)、即時通訊(IM)、交友網站與社交網站(SNS)的幫忙,有效地建立人脈。對人際交友來說,電子郵件與即時通訊,是一種通訊工具,要達到較佳 的互動,端看使用者如何有效運用;而交友網站則可透過網站平台,提供多樣化的互動,跨過時間空間限制,主動尋找想認識的人,或被動等待想認識您的人,提升 互動的接觸點,擴大交友的可能機會。
交友網站能滿足人們對人脈互動的期待,從國內Yahoo!奇摩交友、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交友等 網站蓬勃發展,就可看出端倪。隨著交友網站的受歡迎!也逐漸發展出另一型態網路服務,社交網站。社交網站和交友網站最大的不同,在於主動搜尋到想認識對象 後,網站就會歸類出使用者和目標對象之間,有哪些共同的朋友,如此一來,藉由朋友作為聯絡的橋樑,可以延伸擴展人脈階層,提高網路交友的效率! 
社交網路服務經常跟交友,社群,部落格等概念混淆。然而即使是社交網路服務經營者,也並不認為自己等同於交友網站,社群網站或者部落格網站。因為上述網站早在Web 1.0 時代或者末期就已經存在,而社交網路服務是以人際關係為核心,是包含上述全部的綜合體。
最後,似乎只有使用「個人空間」這樣一個寬泛的名詞才能將社交網絡服務與上述傳統概念區分開來。從社交網路服務的功能看,日記,相冊,好友,社群(或群組)等已是基本功能。透過經營者有意識的導引,讓用戶互訪別人的日記與相冊,最終激發社交功能。
 從社交行為看,社交網路服務是靠著人們將線下關係鍊搬移到線上,與其他人的關係鍊交疊而形成更大的關係鍊。用戶主要是跟熟人之間互動,並且在這個平台上有意或無意遇到可以深聊的陌生人,於是擴大了人際圈子。此後,透過對彼此活動的關注,維繫人際關係。

目前網路上比較熱門的社會性網路服務大致上分成幾類:
-社交網站,例如:Facebook,LinkedIn
-網誌,例如:Wordpress,Blogger,無名
-微網誌,例如:Twitter,Jaiku
-社會化新聞聚合,例如:Digg,FunP
-社會化書籤,例如:Del.icio.us
全部只有這幾類嗎?當然不只,人的參與讓網路世界越來越好玩,越來越多網路服務都開始帶有社會化的味道,也越來越多新型態的社會化網路服務被開發出來。

1.六度分隔理論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社交網站的概念主要起源於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米爾葛籣(Stanley Milgram)於20世紀所提出「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直接認識的朋友屬於第一度分隔,每多一個人轉介就增加一度〉解釋(如下圖),每個人跟世界上任何一個陌生人,不管他是南美雨林裡 的土著,還是美國總統,平均只要透過六個朋友介紹,你就能認識他。這個理論在二○○三年,被哥倫比亞大學實驗再次證實。實際登入這些社交網站也會發現,即 使在網站上只直接認識兩個人,透過朋友背後的人脈,每增加一個分隔度,能認識聯絡的人數,也會成幾何級數成長,增大能運用的人脈庫。如此,個體的社交圈會 不斷地擴大和重疊並在最終形成大的社交網路。在此類通過對「朋友的朋友是朋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這麼遙遠,人脈的拓展也不再這麼困難。
  
2.社交網路之優勢與劣勢
 優勢:
(1)     通過社交服務網站我們與朋友保持了更加直接的聯繫,建立大交際圈,其提供的尋找用戶的工具幫助用戶尋到失去了聯絡的朋友們。
(2)     網站的通常有很多志趣相同並互相熟悉的用戶群組。相對於網路上其他廣告而言商家在社交服務網站上針對特定用戶群組打廣告更有針對性。
劣勢:
(1)     有的社交服務類網站並不獲得利潤,因而其商業模式一直未有達到業界的認可。
(2)     隨著社交服務類網站的出現,瀏覽這些網站佔用了越來越多僱員的工作時間。
(3)     無法通過增長在網路上所進行的社交活動來實現真實生活中社會交往技巧的增長。
(4)     個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還需要改善

3.「社交網路」-三大趨勢
(1)     Information discovery is changing
人們獲得資訊的方式已經與以往大大不同了。又或者說,人們接收資訊的方式已經逐漸「Social」了起來(social discovery)。
利 用Google搜尋來解決問題固然好,但讓你的朋友發現你正試圖尋找、解決什麼,進而主動幫助你解決,這才是最棒的。例如,筆者日前看到一位朋友在MSN 的狀態中徵求某樣東西。而我們這些做朋友的,看到這樣的狀態後,便主動的拿他要的東西給他。這說明了,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已經不是過往(刊報紙、打電話、 面對面)了,而是只要有社交網路,隨時可以掌喔。
又或者-書籤網站。FunP否改變了你我每天閱讀浩瀚網路中資訊的模式?除了許多使用者的分享書籤外,我隨時都能夠看到我的朋友們分享了什麼書籤、推了哪些書籤,然後導致我去點閱。這不就是social discovery嗎?

(2)  How we share is changing
人 們在檯面下分享檔案(例如不具名或者是P2P)乃起因於人們並不想去彰顯個人的重要性。反之舉例,今天若是要某人一封一封的將他想分享的檔案用E- mail寄出去,是需要相當大的社交能量的。儘管分享速度很慢。現今的分享方式,正藉由社交網路走向上述這種模式。人們真的希望去知道自己的朋友在幹麻、 想幹麻。舉Facebook和FriendFeed為例子,這樣的網站讓使用者們隨時隨地掌握自己朋友的狀態,進而導致更多高社交能量的分享。這種分享以往都得是面對面才能做到。

(3)  Social sites to social web
過去圍繞著使用者內容的網站建置方式已經落伍了。今天人們不只需要一個專門的交友網站來進行網路社交,人們希望所有的網站都必須要是能夠讓他們社交的。
人們期待當他們隨意逛到某個網站時,這樣的社交系統能夠讓他們馬上知道自己的朋友是否也曾過這個網站並且使用它。又或者舉線上購物網站來看,今天人們逛到了某個商品,他們也可望馬上知道自己的朋友們中是否有人買過同樣的商品。
社交已非一種特定目的,而是網路活動的特徵了。實在是相當的貼切。 

參考資料:Joe Kraus … Google Social Computing 

 
1.何謂social network? 
社交網路為社會科學的分支,目的在於檢視人們於社會、經濟、文化等框架(Framework)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初的社交網路理論是指人與人之間、或是人與組織之間,透過人際關係、社會關係等關係的連結,所形成的一個網路性的型態結構,相互之間的關係從親密到疏遠、從同樣興趣的聚落到各式各樣不同的領域。以人為節點(Vertices),框架中的關係做為連結(Edges)來建構社會關係的模型。並藉此分析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互動關係及影響,社交網路就是將人們連結在一起的社會關係網路。

理論基礎上的社交網路包含以下幾個元素:(Haythommthwaite, 2005)
-節點(Actors): 或稱為nodes(即graph裡的vertices),當中的點,表示個體、組織、社群...等
-關係(Relations): 或稱為ties(即graph裡的edges),維繫此種關係的個體(individuals) 都可稱為維繫一種聯結點,如網路連結、友誼、商業夥伴關係...等。每個聯結點的強弱端依照交換資源的數目及類型、交換頻率、及彼此間交換的私密性而定強弱而定 (Marsden & Campbell, 1984)。
  
而社交網路在網際網路上的應用技術或精神直至今日則分為廣義的解釋與較為狹義的解釋兩種:
-廣義的解釋
1) 廣義的來說社交網路指的即為目前網際網路上的上億個節點型態所構成的網路結構,這些節點同樣地有著原始社交網路的型態,也就是可能代表著個人、代表著組織、公司、團體,而這些節點透過網際網路的連結串連在一起形成一個網路形態,當中的關係不單指現實物理上的網路線的連結,更代表了其中某些特定關係的存在。
2) 廣義的社交網路則可以透過許許多多不同的應用方式存在,例如:以溝通連結的方式,如:Email;即時訊息(Instant messaging)像MSN、Yahoo Messenger、ICQ等;以分享的方式,如:部落格、照片分享網站、P2P軟體,以交友的方式,如:網路交友網站、約會網站、社群網站

 -狹義的解釋
狹義的認知,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網站則代表了某種交友網站的新型態,代表一種新的交友型態,不只從使用者的觀點出發,讓個人自訂各自的資訊、資料、版面以外,更延伸讓使用者可以自成群組,使用者可以根據本身的需求、興趣,在這樣的社交網路的網站上進行群組的創建、加入等動作,進一步地群組本身也將延伸各式自己的活動與相關的應用情境。例如:你現在正在找一個工作,但你週遭的朋友並不一定有這樣的工作機會可以提供,但經過社交網路的連結,你可能透過比爾的朋友凱文、凱文的朋友喬治、喬治的朋友麗莎,發現麗莎那邊有個工作機會提供給你,也就是說,早期的社交網路型態由於沒有網際網路的支援,變得較為隱晦不明、且資訊傳遞較難、不易有效益出現,而透過社交網站的運用,則可以讓這樣的連結更加清楚且方便,並且達到迅速有效的資訊傳遞、知識傳播、同儕分享的目的。
   
2 Social networking的由來
 -GeorgSimmel(1908)是早期致力於不同形態社交網路」形式(forms)」解釋的學者,但是並未提出一套系統性的實證方法對社交網路進行研究
-Moreno(1934)較有系統地利用德國的形式社會學派觀念和現象觀察的方式進行發掘選擇朋友間的結構,利用實驗、問卷試圖找出行動和關係的結構。他將人類心理層面和結構特色作關連,稱做」社會組態(social configuration)」,並利用社會圖(sociogram),以點表示成員線表示關係呈現這些社會組態的屬性,衡量社會凝聚力和社會壓力。這種技巧稱做」計量社會學(sociometric)」。
-在1940 和1950 年代, 如Bavelas(1948)、Festiger(1949)利用矩陣代數的數學模式建構團體中的以社交網路分析法評估工作團隊知識創造與分享關係結構,Cartwright & Zander(1953)和Harary & Norman(1953)在團體動力研究中,運用圖論(graph theory)建構社會關係,其餘研究學者如人類學家Barnes & Bott,連結性的概念的提出;美國社會學家Homans 則將此概念引入美國社會學的研究潮流中,並提出派系(clique)的概念。
-在1960 和1970年代,White(1963)發展代數模式運用在實證研究上,這和過去僅止於數學模式和概念有重大的進展,進而激發後續學者相關概念和實證的研究。
-到了近十多年電腦技術在資料分析上的進步,使得可以分析較為複雜的大群體,可著重更多複雜指標的計算和具備搜尋網路結構的能力,並以視覺化分析的方式將圖形呈現出來,如UCINET VI(Borgatti, Everett, and Freeman,2002)、Structure 4.2(Burt, 1991)都是社交網路分析法相關應用軟體,這些都使得社交網路分析更加的準確定可以進行更多維度的衡量。

3 History of social networks
 -1967:  Small World Phenomenon (Stanley Milgram) 
假設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識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間人就能建立起聯繫。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後來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Stanley Milgram,1933年—1984年)根據這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六個人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
 -1974: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Mark Granovetter) 
弱連結理論,認為人總是由經由弱連結的人際關係網絡接受新資訊,因為人與其強連結網絡通常都具有相同的資訊。但是,人們會諮詢其強連結對象,以進一步決定資訊接受後的行動;即,強連結網絡扮演的是一種資訊評估的功能。
  -1998: 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Duncan J. Watts and Steven H. Strogatz) 
提出了改造規則網絡成為小世界網絡的WS網絡模型,同時指出很多實際網絡都具有非平凡的small-world特性:同時具有較高的聚類係數和較短的平均路徑長度。
 -2003:  Friendster (An online community that connects people through networks of friends for dating or making new friends )
 -Now: There are thousands of applications applied to social networks

4 網路社交演進史
 <電子郵件時期>
藉由電子郵件互動,交流建立情感,著重於社群的資訊分享與回饋,進而產生情感認同
<家族網站時期>
透過族群功能,形成專屬社區,在社區中進行資訊分享與回饋
<即時通訊時期>
創造了高黏度的第一層人脈連結效應
<交友網站時期>
藉由平台提供的名片介紹功能,滿足男女基本聯誼需求,交集人脈關係
<部落格時期>
結合了日誌與相簿,藉由內容與共同話題來創造連結之間的強度與黏度,啟發人脈連結的綜效
<社交網路服務時期>
根據「六度分隔理論」的概念,靠著人際關係將人脈串連起來,創造出一個「極虛擬、極真實」人際網絡
 
Picture
上海雄踞所有網購消費力城市之首,報告期內的網購消費金額達到174.2億元,占比達到8.67%,成交人次則達到5881.7萬人次。根據上海市官方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至2009年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為1921.32萬人。如果按平均計算,那麼上海市所有居民平均每人的網購次數將達到3次,而每人的網上購物金額則將達到906元。上海居民的網購消費力可見一斑。
  緊鄰上海的江浙兩省,也同時有著強勁的網購消費力城市。在前十大城市中,佔據了半壁江山。以浙江省為例,經濟發達的杭州、溫州、寧波紛紛入圍。後三個城市的網購消費力總和則正好抵上一個北京市。資料顯示,報告期內,北京市的網購消費金額達到11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