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謂social network? 
社交網路為社會科學的分支,目的在於檢視人們於社會、經濟、文化等框架(Framework)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初的社交網路理論是指人與人之間、或是人與組織之間,透過人際關係、社會關係等關係的連結,所形成的一個網路性的型態結構,相互之間的關係從親密到疏遠、從同樣興趣的聚落到各式各樣不同的領域。以人為節點(Vertices),框架中的關係做為連結(Edges)來建構社會關係的模型。並藉此分析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互動關係及影響,社交網路就是將人們連結在一起的社會關係網路。

理論基礎上的社交網路包含以下幾個元素:(Haythommthwaite, 2005)
-節點(Actors): 或稱為nodes(即graph裡的vertices),當中的點,表示個體、組織、社群...等
-關係(Relations): 或稱為ties(即graph裡的edges),維繫此種關係的個體(individuals) 都可稱為維繫一種聯結點,如網路連結、友誼、商業夥伴關係...等。每個聯結點的強弱端依照交換資源的數目及類型、交換頻率、及彼此間交換的私密性而定強弱而定 (Marsden & Campbell, 1984)。
  
而社交網路在網際網路上的應用技術或精神直至今日則分為廣義的解釋與較為狹義的解釋兩種:
-廣義的解釋
1) 廣義的來說社交網路指的即為目前網際網路上的上億個節點型態所構成的網路結構,這些節點同樣地有著原始社交網路的型態,也就是可能代表著個人、代表著組織、公司、團體,而這些節點透過網際網路的連結串連在一起形成一個網路形態,當中的關係不單指現實物理上的網路線的連結,更代表了其中某些特定關係的存在。
2) 廣義的社交網路則可以透過許許多多不同的應用方式存在,例如:以溝通連結的方式,如:Email;即時訊息(Instant messaging)像MSN、Yahoo Messenger、ICQ等;以分享的方式,如:部落格、照片分享網站、P2P軟體,以交友的方式,如:網路交友網站、約會網站、社群網站

 -狹義的解釋
狹義的認知,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網站則代表了某種交友網站的新型態,代表一種新的交友型態,不只從使用者的觀點出發,讓個人自訂各自的資訊、資料、版面以外,更延伸讓使用者可以自成群組,使用者可以根據本身的需求、興趣,在這樣的社交網路的網站上進行群組的創建、加入等動作,進一步地群組本身也將延伸各式自己的活動與相關的應用情境。例如:你現在正在找一個工作,但你週遭的朋友並不一定有這樣的工作機會可以提供,但經過社交網路的連結,你可能透過比爾的朋友凱文、凱文的朋友喬治、喬治的朋友麗莎,發現麗莎那邊有個工作機會提供給你,也就是說,早期的社交網路型態由於沒有網際網路的支援,變得較為隱晦不明、且資訊傳遞較難、不易有效益出現,而透過社交網站的運用,則可以讓這樣的連結更加清楚且方便,並且達到迅速有效的資訊傳遞、知識傳播、同儕分享的目的。
   
2 Social networking的由來
 -GeorgSimmel(1908)是早期致力於不同形態社交網路」形式(forms)」解釋的學者,但是並未提出一套系統性的實證方法對社交網路進行研究
-Moreno(1934)較有系統地利用德國的形式社會學派觀念和現象觀察的方式進行發掘選擇朋友間的結構,利用實驗、問卷試圖找出行動和關係的結構。他將人類心理層面和結構特色作關連,稱做」社會組態(social configuration)」,並利用社會圖(sociogram),以點表示成員線表示關係呈現這些社會組態的屬性,衡量社會凝聚力和社會壓力。這種技巧稱做」計量社會學(sociometric)」。
-在1940 和1950 年代, 如Bavelas(1948)、Festiger(1949)利用矩陣代數的數學模式建構團體中的以社交網路分析法評估工作團隊知識創造與分享關係結構,Cartwright & Zander(1953)和Harary & Norman(1953)在團體動力研究中,運用圖論(graph theory)建構社會關係,其餘研究學者如人類學家Barnes & Bott,連結性的概念的提出;美國社會學家Homans 則將此概念引入美國社會學的研究潮流中,並提出派系(clique)的概念。
-在1960 和1970年代,White(1963)發展代數模式運用在實證研究上,這和過去僅止於數學模式和概念有重大的進展,進而激發後續學者相關概念和實證的研究。
-到了近十多年電腦技術在資料分析上的進步,使得可以分析較為複雜的大群體,可著重更多複雜指標的計算和具備搜尋網路結構的能力,並以視覺化分析的方式將圖形呈現出來,如UCINET VI(Borgatti, Everett, and Freeman,2002)、Structure 4.2(Burt, 1991)都是社交網路分析法相關應用軟體,這些都使得社交網路分析更加的準確定可以進行更多維度的衡量。

3 History of social networks
 -1967:  Small World Phenomenon (Stanley Milgram) 
假設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識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間人就能建立起聯繫。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後來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Stanley Milgram,1933年—1984年)根據這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六個人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
 -1974: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Mark Granovetter) 
弱連結理論,認為人總是由經由弱連結的人際關係網絡接受新資訊,因為人與其強連結網絡通常都具有相同的資訊。但是,人們會諮詢其強連結對象,以進一步決定資訊接受後的行動;即,強連結網絡扮演的是一種資訊評估的功能。
  -1998: 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Duncan J. Watts and Steven H. Strogatz) 
提出了改造規則網絡成為小世界網絡的WS網絡模型,同時指出很多實際網絡都具有非平凡的small-world特性:同時具有較高的聚類係數和較短的平均路徑長度。
 -2003:  Friendster (An online community that connects people through networks of friends for dating or making new friends )
 -Now: There are thousands of applications applied to social networks

4 網路社交演進史
 <電子郵件時期>
藉由電子郵件互動,交流建立情感,著重於社群的資訊分享與回饋,進而產生情感認同
<家族網站時期>
透過族群功能,形成專屬社區,在社區中進行資訊分享與回饋
<即時通訊時期>
創造了高黏度的第一層人脈連結效應
<交友網站時期>
藉由平台提供的名片介紹功能,滿足男女基本聯誼需求,交集人脈關係
<部落格時期>
結合了日誌與相簿,藉由內容與共同話題來創造連結之間的強度與黏度,啟發人脈連結的綜效
<社交網路服務時期>
根據「六度分隔理論」的概念,靠著人際關係將人脈串連起來,創造出一個「極虛擬、極真實」人際網絡
3/1/2015 08:26:27 pm

kjkk

Reply
1/12/2016 02:29:40 am

The directer use the film making method - flash black to show the audience the two law suits and the happening when Mark Zuckerberg still creating Facebook was 19 years old in Harvard University.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