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用是為一群擁有相同興趣與活動的人建立線上社群。這類服務往往是基於網際網路,為用戶提供各種聯係、交流的交互通路,如電子郵件、即時消息服務等。他們通常通過朋友,一傳十十傳百地把網路展延開去,極其類似樹葉的脈絡,所以中國大陸上的人們稱類似的網站為脈絡(人面)網站。多數社交網路會提供多種讓使用者互動起來的方式,可以為聊天、寄信、影音、檔案分享、部落格、討論群組等。 
「史丹佛大學研究中心」調查報告指出,人一生中的所賺的金錢,12.5%來自於知識,87.5%則是來自於人脈, 這顯示出「人脈」的重要性。過去,人脈關係的發展受限於地域、時間等條件,無法有效拓展,如今,人際關係建立模式逐漸轉變,可藉由電子郵件(E- mail)、即時通訊(IM)、交友網站與社交網站(SNS)的幫忙,有效地建立人脈。對人際交友來說,電子郵件與即時通訊,是一種通訊工具,要達到較佳 的互動,端看使用者如何有效運用;而交友網站則可透過網站平台,提供多樣化的互動,跨過時間空間限制,主動尋找想認識的人,或被動等待想認識您的人,提升 互動的接觸點,擴大交友的可能機會。
交友網站能滿足人們對人脈互動的期待,從國內Yahoo!奇摩交友、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交友等 網站蓬勃發展,就可看出端倪。隨著交友網站的受歡迎!也逐漸發展出另一型態網路服務,社交網站。社交網站和交友網站最大的不同,在於主動搜尋到想認識對象 後,網站就會歸類出使用者和目標對象之間,有哪些共同的朋友,如此一來,藉由朋友作為聯絡的橋樑,可以延伸擴展人脈階層,提高網路交友的效率! 
社交網路服務經常跟交友,社群,部落格等概念混淆。然而即使是社交網路服務經營者,也並不認為自己等同於交友網站,社群網站或者部落格網站。因為上述網站早在Web 1.0 時代或者末期就已經存在,而社交網路服務是以人際關係為核心,是包含上述全部的綜合體。
最後,似乎只有使用「個人空間」這樣一個寬泛的名詞才能將社交網絡服務與上述傳統概念區分開來。從社交網路服務的功能看,日記,相冊,好友,社群(或群組)等已是基本功能。透過經營者有意識的導引,讓用戶互訪別人的日記與相冊,最終激發社交功能。
 從社交行為看,社交網路服務是靠著人們將線下關係鍊搬移到線上,與其他人的關係鍊交疊而形成更大的關係鍊。用戶主要是跟熟人之間互動,並且在這個平台上有意或無意遇到可以深聊的陌生人,於是擴大了人際圈子。此後,透過對彼此活動的關注,維繫人際關係。

目前網路上比較熱門的社會性網路服務大致上分成幾類:
-社交網站,例如:Facebook,LinkedIn
-網誌,例如:Wordpress,Blogger,無名
-微網誌,例如:Twitter,Jaiku
-社會化新聞聚合,例如:Digg,FunP
-社會化書籤,例如:Del.icio.us
全部只有這幾類嗎?當然不只,人的參與讓網路世界越來越好玩,越來越多網路服務都開始帶有社會化的味道,也越來越多新型態的社會化網路服務被開發出來。

1.六度分隔理論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社交網站的概念主要起源於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米爾葛籣(Stanley Milgram)於20世紀所提出「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直接認識的朋友屬於第一度分隔,每多一個人轉介就增加一度〉解釋(如下圖),每個人跟世界上任何一個陌生人,不管他是南美雨林裡 的土著,還是美國總統,平均只要透過六個朋友介紹,你就能認識他。這個理論在二○○三年,被哥倫比亞大學實驗再次證實。實際登入這些社交網站也會發現,即 使在網站上只直接認識兩個人,透過朋友背後的人脈,每增加一個分隔度,能認識聯絡的人數,也會成幾何級數成長,增大能運用的人脈庫。如此,個體的社交圈會 不斷地擴大和重疊並在最終形成大的社交網路。在此類通過對「朋友的朋友是朋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這麼遙遠,人脈的拓展也不再這麼困難。
  
2.社交網路之優勢與劣勢
 優勢:
(1)     通過社交服務網站我們與朋友保持了更加直接的聯繫,建立大交際圈,其提供的尋找用戶的工具幫助用戶尋到失去了聯絡的朋友們。
(2)     網站的通常有很多志趣相同並互相熟悉的用戶群組。相對於網路上其他廣告而言商家在社交服務網站上針對特定用戶群組打廣告更有針對性。
劣勢:
(1)     有的社交服務類網站並不獲得利潤,因而其商業模式一直未有達到業界的認可。
(2)     隨著社交服務類網站的出現,瀏覽這些網站佔用了越來越多僱員的工作時間。
(3)     無法通過增長在網路上所進行的社交活動來實現真實生活中社會交往技巧的增長。
(4)     個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還需要改善

3.「社交網路」-三大趨勢
(1)     Information discovery is changing
人們獲得資訊的方式已經與以往大大不同了。又或者說,人們接收資訊的方式已經逐漸「Social」了起來(social discovery)。
利 用Google搜尋來解決問題固然好,但讓你的朋友發現你正試圖尋找、解決什麼,進而主動幫助你解決,這才是最棒的。例如,筆者日前看到一位朋友在MSN 的狀態中徵求某樣東西。而我們這些做朋友的,看到這樣的狀態後,便主動的拿他要的東西給他。這說明了,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已經不是過往(刊報紙、打電話、 面對面)了,而是只要有社交網路,隨時可以掌喔。
又或者-書籤網站。FunP否改變了你我每天閱讀浩瀚網路中資訊的模式?除了許多使用者的分享書籤外,我隨時都能夠看到我的朋友們分享了什麼書籤、推了哪些書籤,然後導致我去點閱。這不就是social discovery嗎?

(2)  How we share is changing
人 們在檯面下分享檔案(例如不具名或者是P2P)乃起因於人們並不想去彰顯個人的重要性。反之舉例,今天若是要某人一封一封的將他想分享的檔案用E- mail寄出去,是需要相當大的社交能量的。儘管分享速度很慢。現今的分享方式,正藉由社交網路走向上述這種模式。人們真的希望去知道自己的朋友在幹麻、 想幹麻。舉Facebook和FriendFeed為例子,這樣的網站讓使用者們隨時隨地掌握自己朋友的狀態,進而導致更多高社交能量的分享。這種分享以往都得是面對面才能做到。

(3)  Social sites to social web
過去圍繞著使用者內容的網站建置方式已經落伍了。今天人們不只需要一個專門的交友網站來進行網路社交,人們希望所有的網站都必須要是能夠讓他們社交的。
人們期待當他們隨意逛到某個網站時,這樣的社交系統能夠讓他們馬上知道自己的朋友是否也曾過這個網站並且使用它。又或者舉線上購物網站來看,今天人們逛到了某個商品,他們也可望馬上知道自己的朋友們中是否有人買過同樣的商品。
社交已非一種特定目的,而是網路活動的特徵了。實在是相當的貼切。 

參考資料:Joe Kraus … Google Social Computing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