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是垃圾郵件在所有電子郵件中所佔的比例。
77%:是台灣網民對於垃圾郵件感到厭惡反感的比例。
36分鐘: 是你每天平均花在處理垃圾郵件的時間。
440億:是每年因為垃圾郵件問題而產生的國家經濟損耗。
75%:是網絡詐騙案件透過垃圾郵件進行的比例。
5年:是台灣立法後的最高判刑。
500萬:是台灣立法後的最高罰金。
4:是台灣在全球垃圾郵件發送量的排名。

電子郵件對於網路消費者的生活有著不可抹滅的重要性,任何網路使用者都視email為快速又方便的資訊來源,對於企業而言,也早就取代傳真等傳統通訊方式,成為商務交流中的主要工具。但很可惜的,「成也email、敗也email」,因為過多資訊的疲勞轟炸,讓消費者應接不暇無力招架,也無從分辨何者為優、何者為劣,久而久之只有「刪除全部」一途,但郵件砍不盡、春風吹又生,在這種「email行銷 = 垃圾郵件」的刻板印象下,企業要如何利用email行銷來突圍,享受最初email行銷帶來的廣告效益和真實感動,則成了現代網路行銷中一門最高深的學問。

Email行銷是票房毒藥還是秘密武器?
網際網路剛開始之際,企業發現一種又快又有效的網路廣告方式叫做eDM,於是業者合法或非法的收集名單後,大量的寄送來轟炸你我的收件匣,畢竟大量寄送email無疑是企業能想到最便宜的行銷方式,當然也因此造成了現在全世界垃圾郵件氾濫,販賣個人資料、非法釣魚(phishing)、網路詐欺等問題,成了高科技犯罪集團網路詐騙的溫床。但是,email的直接行銷和高效益真的就得被犧牲嗎?難道垃圾郵件的氾濫就掩埋掉email行銷的廣告價值嗎?本文將帶給您一些email行銷的重新思考和啟發,讓您重拾email行銷的策略和信心,以體驗它的強大威力和永遠無法取代的行銷優勢。

從發明email、到入口網站大戰、到網路泡沫,到現在全球無解的SPAM問題,email一直都是成本最低的行銷工具,許多先進國家都已通過了垃圾郵件法來緩和此問題,但台灣因為許多因素遲遲未能通過垃圾郵件法,造成許多網民的不便,但台灣網民也漸漸的習慣了這種不便,導致廣告主也慢慢對eDM失去了信心,因為廣告大部份進了垃圾匣、沒人要點開、也不知道到底有誰看到了,因此,email行銷最根本、卻也最關鍵的一個挑戰就是如何讓您的廣告信被看見?

要在每天龐大繁多的廣告郵件中被看見,實屬一件不容易的事,此時企業的品牌就變成非常重要,許多企業試圖以數量或曝光取勝、反覆刺激消費者的眼球,電子報按三餐問候潛在客戶,希望他們有所回應,但寄送的次數和頻率常常超越了合理範圍,讓接收者感到厭煩而逐漸失去耐心,逼迫將該企業與垃圾郵件發送者連結,而將之丟棄至永不見天日的垃圾郵件匣,因此「資訊轟炸」絕不是正確的策略,但偏偏企業依舊以成本考量,以銷售產品為中心的持續打擾著潛在消費者,長久下來的惡性循環,使得email的廣告效益逐漸失效。

電子郵件是前所未見的超強直接行銷工具,也是個別化服務的最佳工具,但面對垃圾郵件的不可擋洪流,除了要如何保有它的行銷特性外,還要將email行銷的潛力發揮到更大,除了企業本身要自重自愛,不可輕易嘗試挑戰客戶的容忍度之外,企業一定要提供適宜的觀看誘因,設法提升收信時的愉快經驗,和成為消費者信賴的的資訊來源。若企業能找到特別的”收信誘因”,包括提供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不是業者的銷售需求),亦或是有價的收信獎勵,才有機會在如雪花般的眾多郵件中被看見。

澳商EmailCash在1999年網路興起時就預見了長期未來的趨勢,所以展開迎合接納的行動,建立了完善的獎勵制度並納入電子郵件中,巧妙的實施會員利益分享機制,讓每一位收件者都能在看郵件的同時獲得獎勵,在垃圾郵件堆中點指成黃金,激勵出有力的顧客反應,此舉讓email行銷不但沒有失真,還漸漸突顯出品牌價值,因為收件者將每封email都連結上愉快經驗和期待,才得以在垃圾郵件洪流中逆勢突圍,而最後事實證明EmailCash的成功模式在市場上獲得了先進者優勢(first-mover advantage)。

以「產品」為中心,亦是以「顧客」為中心?
Email行銷若經營的好,毫無疑問的將會是一種行銷利器,因為它具備了主動出擊、快速執行、量身訂作、成本低廉、以及效益評估等五大優勢。企業發送email廣告無疑是希望潛在消費者能看到,進而產生興趣達成購買,因此往往以「產品」為中心來刺激消費者,卻忽略了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和「廣告容忍度」,為解決此問題,企業應以「顧客」為中心來做email行銷,首先要非常仔細的收集客戶資料,並用心的加以維護及管理,做定期的良性溝通,讓每一次溝通都能使會員感到貼心,使他們”樂於收信”,並對你的下一次廣告信件充滿期待。

每位客戶的量身訂做,可從顯示收件者的姓名開始,讓他們感到尊重和親切,更重要的是讓他覺得是一對一的溝通,而不是一對多的大量廣播,企業可透過資料探勘(data mining)來深入分析會員的資料,因此充分掌握個人偏好,消費習性、家庭情況(懷孕、新生兒)、最近消費狀況(剛買新車)等,去了解每位顧客的價值,進行有意義的對話,提供個別化的服務,實現他們的需求或解決他們的問題,進而達成企業的營運和行銷目標。 
Email是用來銷售,還是用來溝通及服務?

許多企業在與消費者達成第一筆交易後,就會假設他們已經成為老主顧,往後的每一次優惠訊息都要用email提醒他們,於是很容易將eDM定位成便宜的大量傳播工具,但事實上,客戶並不這樣認為,曾購買過東西並不等於主顧,這中間所欠缺的就是溝通和服務,企業該思考如何利用email來有效的溝通及服務,與客戶建立更親密、即時、信任的關係,進行雙向的溝通,而不僅是單向的銷售行為,企業需把email當作強而有力的對話工具,藉由持續性的對話來和顧客深交,建立起一個以服務導向的長期關係,才能逐年建立起顧客更深厚的忠誠度,有了品牌忠誠度,銷售目標自然會水道渠成。

雖然網路行銷的形式多如繁星,但廣告效益卻不如以往,因此取得顧客的成本日漸攀升,企業願意犧牲第一次的購買利潤,以求先取得顧客的資料和聯繫,試圖在往後的交易中賺取更大的利潤來達到”損益平衡”,並持續努力衝高該會員的「平均用戶貢獻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事實上,如果純粹以「銷售」為中心的寄送email,其實只是”壓榨”會員來強求「短期貢獻」,但結果往往是嚇跑了會員,也浪費了該會員的加入成本,企業必須了解,「會員取得」(acquisition)和「會員維繫」(retention)是不同的學問,email絕對不是用來「取得會員」,而是用來「聯繫會員」,以溝通及服務的目的來養成長期忠誠度,這也是為什麼沒有人會透過垃圾郵件來加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網站,連一開始的加入都不可能,更何況是往後的銷售呢?

把email的主控權還給消費者
會員的email和個人資料的所有權是該會員的,而不是企業的,企業對於會員隱私權的重視度區隔了企業的未來性,不重視個人隱私的企業會導致大量的垃圾郵件,造成社會及經濟損耗,而會員則以鄙棄作回報,反之珍惜自己羽毛的企業,會贏得會員的信任和歡樂的經驗,今日的企業若想利用email作為行銷利器,必須把主控權交給客戶,並認真傾聽客戶的回應,在雙向互動中求深度結交,來產生忠誠度和強化品牌認同。

許可式email行銷是市場上最好的方式,會員自願選擇加入(opt-in)電子郵件訂閱,接受喜愛的廣告訊息,並可以隨時選擇取消訂閱,當企業把將主控權交給顧客時,會員有了參與感和控制權,才會樂意接受所得到的訊息,包括廣告訊息或企業公告,讓會員自己選擇要結交的公司,讓他們覺得不像行銷活動的犧牲者,而是特別被挑選出來的受惠者。

以會員關係為核心,建立長期信任絕對是必要的,email行銷的奧秘在於要捨棄「告知與推銷」(telling and selling),轉變成「傾聽與學習」(listening and learning),建立起會員對您的信賴度、參與感、主控權,最後昇華為忠誠度,如此一來,公司和會員之間的關係不再是零星、逼迫式的主客關係,而是持久、體貼、個人化的夥伴關係,當您想向他們銷售產品時,企業會從路邊陌生的業務員轉變成值得信賴的好朋友。

達到email行銷的雙向互動 – 「傾聽與學習」
Email廣告不是發出去就算了,享有完善的「事後檢測」才稱得上是全套的行銷服務。EmailCash的互動式eDM除了擁有最「實名化」的會員和業界最高的點閱率之外,還搶先市場推出了「廣告後測機制」,讓您將廣告散發出去的同時,也能即時的得知市場反應。廣告不是做完就不管它了,滿意度是好是壞?消費者如何看待這篇廣告?他們有什麼意見想表達?「eDM廣告後測」讓企業可以直接聽見消費者最真實的聲音,它能讓收到eDM的會員針對該廣告進行滿意度評分調查,客戶也可藉由消費者的意見來了解市場反應,進而調整產品或行銷策略。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垃圾電郵也不斷翻新,簡訊垃圾、部落格垃圾、交友網垃圾等,企業本身要做email行銷,但要如何拿捏才不會背上濫發垃圾郵件的污名,對於任何愛惜羽毛、長久經營品牌形象的公司都是不能承擔的隱性風險,因此建議適當的做法是委託專業的電子郵件行銷公司,善用許可式和互動式的eDM行銷,不僅能為讓企業增加訂單,也能擴及不同面向的客群。

當垃圾郵件氾濫成災,各競爭廠商紛紛四起,市場紅海戰爭中如何利用電子郵件這把雙面刃殺出血路,正是企業的網路行銷人員最具挑戰的任務。
 
隨著上網人口和時數的增加,網路社群已儼然成為人們消費行為的參考架構,過去在消費者行為研究中舉足輕重的參考團體,似乎已逐漸從實體情境轉移至網路空間。社群購物網站逐漸興盛,除了方便網友做相關購買決策之外,亦是不少網友重要的溝通平台。購物是一種社會活動,消費者購物亦是提供與他人進行社會互動的機會,可能產生社會規範、關係和對於其他消費者的認同。社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 SNS)的出現,提供具有相同興趣與活動的人建立網路社群,所提供服務的特色,主要不是讓使用者與陌生人去建立關係,而是透過使用者所顯示的社交網絡關係,促進使用者相互聯繫。在有關零售商透過社交網路平台贏得優勢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消費者透過社交媒體網站(social media)與企業或其他消費者進行互動的行為分析。

社交購物(social shopping)可以定義為:在購物過程中所發生人際之間言語上或非言語的交換和活動,並提出在購物過程中若能滿足消費者的社交需求,則可以提高顧客再購率、對於品牌的正向態度。人類是屬於群體性的動物,而每個人都會試著去討好自己所認同的群體成員,並且會重視我們周遭人的行為特性,許多購買行為的主要動機也都是為了適應群體而產生,當消費者在評估新產品或新服務時,他人的意見也會增加消費者整體愉悅性體驗價值、協助其做購買決策。

消費者不喜歡自行購物並決策,人們傾向在購物時,有人可以和他們進行互動溝通,一般消費者在實體商店購物時,彼此之間通常不會提供一些相關的購物經驗來進行分享,然而透過網路的連結,消費者會開始尋找合適的夥伴一起購物,儘管所面對的是網路上的網友,不但可能不知道對方是誰、而且也無法得知網友所提供的決策資訊是否正確,但是藉由夥伴的協助,可以得到更詳細的產品功能介紹、使用情況、購後評價等購物經驗,進而獲得較佳的決策品質、降低購物風險,並且擁有結伴購物的樂趣以及互動的滿足感。在維基百科(wikipedia)上對於線上社交購物(online social shopping)的解釋為:消費者透過社會網路環境進行購物的過程,運用群體智慧(collaborative wisdoms)的概念,消費者針對產品、價格的相關資訊進行相互溝通,也可以在網站平台上建立自己的購物清單,再分享給其他參與討論的消費者,這樣的資訊和推薦方式,是在實體通路中比較難得到的。

社交購物行為是結合了社交網絡和購物中的比較行為,透過社交購物網站平台,可以讓企業創造一個低成本的口碑行銷的途徑。在社交購物網站平台上,消費者可以自由地和企業、其他消費者進行互動,加入有興趣產品資訊的討論社群,列出消費者自己的購物希望清單(wishlists),也可以經由網站的個人空間與他人分享產品資訊、產品評價、購物經驗。

舉例來說,在www.baodao88.com的寶島發團購平台上,可以直接使用E-mail與B-log的轉貼廣告,網友可針對自己喜歡的產品給予評價及留言分享,並可與Facebook連結,邀請朋友一起加入討論。消費者使用Facebook平台,可以成為自己有興趣的品牌的粉絲(fans),之後再連結網站時,品牌產品的銷售廣告就會直接出現在個人化網頁上,使用者也可自由加入產品討論群組、加入好友,也可針對自己喜愛的產品進行口碑介紹。

www. baodao88.com團購平台是一個有購物回饋的社交購物商城,透過商城的消費者進行購買行為之後,推薦廣告即可賺取回饋獎金,使用者並可將個別零售商的產品加入至自己的產品清單,再加上他們對產品的評論。
 
主要作用是為一群擁有相同興趣與活動的人建立線上社群。這類服務往往是基於網際網路,為用戶提供各種聯係、交流的交互通路,如電子郵件、即時消息服務等。他們通常通過朋友,一傳十十傳百地把網路展延開去,極其類似樹葉的脈絡,所以中國大陸上的人們稱類似的網站為脈絡(人面)網站。多數社交網路會提供多種讓使用者互動起來的方式,可以為聊天、寄信、影音、檔案分享、部落格、討論群組等。 
「史丹佛大學研究中心」調查報告指出,人一生中的所賺的金錢,12.5%來自於知識,87.5%則是來自於人脈, 這顯示出「人脈」的重要性。過去,人脈關係的發展受限於地域、時間等條件,無法有效拓展,如今,人際關係建立模式逐漸轉變,可藉由電子郵件(E- mail)、即時通訊(IM)、交友網站與社交網站(SNS)的幫忙,有效地建立人脈。對人際交友來說,電子郵件與即時通訊,是一種通訊工具,要達到較佳 的互動,端看使用者如何有效運用;而交友網站則可透過網站平台,提供多樣化的互動,跨過時間空間限制,主動尋找想認識的人,或被動等待想認識您的人,提升 互動的接觸點,擴大交友的可能機會。
交友網站能滿足人們對人脈互動的期待,從國內Yahoo!奇摩交友、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交友等 網站蓬勃發展,就可看出端倪。隨著交友網站的受歡迎!也逐漸發展出另一型態網路服務,社交網站。社交網站和交友網站最大的不同,在於主動搜尋到想認識對象 後,網站就會歸類出使用者和目標對象之間,有哪些共同的朋友,如此一來,藉由朋友作為聯絡的橋樑,可以延伸擴展人脈階層,提高網路交友的效率! 
社交網路服務經常跟交友,社群,部落格等概念混淆。然而即使是社交網路服務經營者,也並不認為自己等同於交友網站,社群網站或者部落格網站。因為上述網站早在Web 1.0 時代或者末期就已經存在,而社交網路服務是以人際關係為核心,是包含上述全部的綜合體。
最後,似乎只有使用「個人空間」這樣一個寬泛的名詞才能將社交網絡服務與上述傳統概念區分開來。從社交網路服務的功能看,日記,相冊,好友,社群(或群組)等已是基本功能。透過經營者有意識的導引,讓用戶互訪別人的日記與相冊,最終激發社交功能。
 從社交行為看,社交網路服務是靠著人們將線下關係鍊搬移到線上,與其他人的關係鍊交疊而形成更大的關係鍊。用戶主要是跟熟人之間互動,並且在這個平台上有意或無意遇到可以深聊的陌生人,於是擴大了人際圈子。此後,透過對彼此活動的關注,維繫人際關係。

目前網路上比較熱門的社會性網路服務大致上分成幾類:
-社交網站,例如:Facebook,LinkedIn
-網誌,例如:Wordpress,Blogger,無名
-微網誌,例如:Twitter,Jaiku
-社會化新聞聚合,例如:Digg,FunP
-社會化書籤,例如:Del.icio.us
全部只有這幾類嗎?當然不只,人的參與讓網路世界越來越好玩,越來越多網路服務都開始帶有社會化的味道,也越來越多新型態的社會化網路服務被開發出來。

1.六度分隔理論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社交網站的概念主要起源於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米爾葛籣(Stanley Milgram)於20世紀所提出「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直接認識的朋友屬於第一度分隔,每多一個人轉介就增加一度〉解釋(如下圖),每個人跟世界上任何一個陌生人,不管他是南美雨林裡 的土著,還是美國總統,平均只要透過六個朋友介紹,你就能認識他。這個理論在二○○三年,被哥倫比亞大學實驗再次證實。實際登入這些社交網站也會發現,即 使在網站上只直接認識兩個人,透過朋友背後的人脈,每增加一個分隔度,能認識聯絡的人數,也會成幾何級數成長,增大能運用的人脈庫。如此,個體的社交圈會 不斷地擴大和重疊並在最終形成大的社交網路。在此類通過對「朋友的朋友是朋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這麼遙遠,人脈的拓展也不再這麼困難。
  
2.社交網路之優勢與劣勢
 優勢:
(1)     通過社交服務網站我們與朋友保持了更加直接的聯繫,建立大交際圈,其提供的尋找用戶的工具幫助用戶尋到失去了聯絡的朋友們。
(2)     網站的通常有很多志趣相同並互相熟悉的用戶群組。相對於網路上其他廣告而言商家在社交服務網站上針對特定用戶群組打廣告更有針對性。
劣勢:
(1)     有的社交服務類網站並不獲得利潤,因而其商業模式一直未有達到業界的認可。
(2)     隨著社交服務類網站的出現,瀏覽這些網站佔用了越來越多僱員的工作時間。
(3)     無法通過增長在網路上所進行的社交活動來實現真實生活中社會交往技巧的增長。
(4)     個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還需要改善

3.「社交網路」-三大趨勢
(1)     Information discovery is changing
人們獲得資訊的方式已經與以往大大不同了。又或者說,人們接收資訊的方式已經逐漸「Social」了起來(social discovery)。
利 用Google搜尋來解決問題固然好,但讓你的朋友發現你正試圖尋找、解決什麼,進而主動幫助你解決,這才是最棒的。例如,筆者日前看到一位朋友在MSN 的狀態中徵求某樣東西。而我們這些做朋友的,看到這樣的狀態後,便主動的拿他要的東西給他。這說明了,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已經不是過往(刊報紙、打電話、 面對面)了,而是只要有社交網路,隨時可以掌喔。
又或者-書籤網站。FunP否改變了你我每天閱讀浩瀚網路中資訊的模式?除了許多使用者的分享書籤外,我隨時都能夠看到我的朋友們分享了什麼書籤、推了哪些書籤,然後導致我去點閱。這不就是social discovery嗎?

(2)  How we share is changing
人 們在檯面下分享檔案(例如不具名或者是P2P)乃起因於人們並不想去彰顯個人的重要性。反之舉例,今天若是要某人一封一封的將他想分享的檔案用E- mail寄出去,是需要相當大的社交能量的。儘管分享速度很慢。現今的分享方式,正藉由社交網路走向上述這種模式。人們真的希望去知道自己的朋友在幹麻、 想幹麻。舉Facebook和FriendFeed為例子,這樣的網站讓使用者們隨時隨地掌握自己朋友的狀態,進而導致更多高社交能量的分享。這種分享以往都得是面對面才能做到。

(3)  Social sites to social web
過去圍繞著使用者內容的網站建置方式已經落伍了。今天人們不只需要一個專門的交友網站來進行網路社交,人們希望所有的網站都必須要是能夠讓他們社交的。
人們期待當他們隨意逛到某個網站時,這樣的社交系統能夠讓他們馬上知道自己的朋友是否也曾過這個網站並且使用它。又或者舉線上購物網站來看,今天人們逛到了某個商品,他們也可望馬上知道自己的朋友們中是否有人買過同樣的商品。
社交已非一種特定目的,而是網路活動的特徵了。實在是相當的貼切。 

參考資料:Joe Kraus … Google Social Computing 

 
1.何謂social network? 
社交網路為社會科學的分支,目的在於檢視人們於社會、經濟、文化等框架(Framework)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初的社交網路理論是指人與人之間、或是人與組織之間,透過人際關係、社會關係等關係的連結,所形成的一個網路性的型態結構,相互之間的關係從親密到疏遠、從同樣興趣的聚落到各式各樣不同的領域。以人為節點(Vertices),框架中的關係做為連結(Edges)來建構社會關係的模型。並藉此分析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互動關係及影響,社交網路就是將人們連結在一起的社會關係網路。

理論基礎上的社交網路包含以下幾個元素:(Haythommthwaite, 2005)
-節點(Actors): 或稱為nodes(即graph裡的vertices),當中的點,表示個體、組織、社群...等
-關係(Relations): 或稱為ties(即graph裡的edges),維繫此種關係的個體(individuals) 都可稱為維繫一種聯結點,如網路連結、友誼、商業夥伴關係...等。每個聯結點的強弱端依照交換資源的數目及類型、交換頻率、及彼此間交換的私密性而定強弱而定 (Marsden & Campbell, 1984)。
  
而社交網路在網際網路上的應用技術或精神直至今日則分為廣義的解釋與較為狹義的解釋兩種:
-廣義的解釋
1) 廣義的來說社交網路指的即為目前網際網路上的上億個節點型態所構成的網路結構,這些節點同樣地有著原始社交網路的型態,也就是可能代表著個人、代表著組織、公司、團體,而這些節點透過網際網路的連結串連在一起形成一個網路形態,當中的關係不單指現實物理上的網路線的連結,更代表了其中某些特定關係的存在。
2) 廣義的社交網路則可以透過許許多多不同的應用方式存在,例如:以溝通連結的方式,如:Email;即時訊息(Instant messaging)像MSN、Yahoo Messenger、ICQ等;以分享的方式,如:部落格、照片分享網站、P2P軟體,以交友的方式,如:網路交友網站、約會網站、社群網站

 -狹義的解釋
狹義的認知,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網站則代表了某種交友網站的新型態,代表一種新的交友型態,不只從使用者的觀點出發,讓個人自訂各自的資訊、資料、版面以外,更延伸讓使用者可以自成群組,使用者可以根據本身的需求、興趣,在這樣的社交網路的網站上進行群組的創建、加入等動作,進一步地群組本身也將延伸各式自己的活動與相關的應用情境。例如:你現在正在找一個工作,但你週遭的朋友並不一定有這樣的工作機會可以提供,但經過社交網路的連結,你可能透過比爾的朋友凱文、凱文的朋友喬治、喬治的朋友麗莎,發現麗莎那邊有個工作機會提供給你,也就是說,早期的社交網路型態由於沒有網際網路的支援,變得較為隱晦不明、且資訊傳遞較難、不易有效益出現,而透過社交網站的運用,則可以讓這樣的連結更加清楚且方便,並且達到迅速有效的資訊傳遞、知識傳播、同儕分享的目的。
   
2 Social networking的由來
 -GeorgSimmel(1908)是早期致力於不同形態社交網路」形式(forms)」解釋的學者,但是並未提出一套系統性的實證方法對社交網路進行研究
-Moreno(1934)較有系統地利用德國的形式社會學派觀念和現象觀察的方式進行發掘選擇朋友間的結構,利用實驗、問卷試圖找出行動和關係的結構。他將人類心理層面和結構特色作關連,稱做」社會組態(social configuration)」,並利用社會圖(sociogram),以點表示成員線表示關係呈現這些社會組態的屬性,衡量社會凝聚力和社會壓力。這種技巧稱做」計量社會學(sociometric)」。
-在1940 和1950 年代, 如Bavelas(1948)、Festiger(1949)利用矩陣代數的數學模式建構團體中的以社交網路分析法評估工作團隊知識創造與分享關係結構,Cartwright & Zander(1953)和Harary & Norman(1953)在團體動力研究中,運用圖論(graph theory)建構社會關係,其餘研究學者如人類學家Barnes & Bott,連結性的概念的提出;美國社會學家Homans 則將此概念引入美國社會學的研究潮流中,並提出派系(clique)的概念。
-在1960 和1970年代,White(1963)發展代數模式運用在實證研究上,這和過去僅止於數學模式和概念有重大的進展,進而激發後續學者相關概念和實證的研究。
-到了近十多年電腦技術在資料分析上的進步,使得可以分析較為複雜的大群體,可著重更多複雜指標的計算和具備搜尋網路結構的能力,並以視覺化分析的方式將圖形呈現出來,如UCINET VI(Borgatti, Everett, and Freeman,2002)、Structure 4.2(Burt, 1991)都是社交網路分析法相關應用軟體,這些都使得社交網路分析更加的準確定可以進行更多維度的衡量。

3 History of social networks
 -1967:  Small World Phenomenon (Stanley Milgram) 
假設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識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間人就能建立起聯繫。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後來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Stanley Milgram,1933年—1984年)根據這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六個人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
 -1974: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Mark Granovetter) 
弱連結理論,認為人總是由經由弱連結的人際關係網絡接受新資訊,因為人與其強連結網絡通常都具有相同的資訊。但是,人們會諮詢其強連結對象,以進一步決定資訊接受後的行動;即,強連結網絡扮演的是一種資訊評估的功能。
  -1998: 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Duncan J. Watts and Steven H. Strogatz) 
提出了改造規則網絡成為小世界網絡的WS網絡模型,同時指出很多實際網絡都具有非平凡的small-world特性:同時具有較高的聚類係數和較短的平均路徑長度。
 -2003:  Friendster (An online community that connects people through networks of friends for dating or making new friends )
 -Now: There are thousands of applications applied to social networks

4 網路社交演進史
 <電子郵件時期>
藉由電子郵件互動,交流建立情感,著重於社群的資訊分享與回饋,進而產生情感認同
<家族網站時期>
透過族群功能,形成專屬社區,在社區中進行資訊分享與回饋
<即時通訊時期>
創造了高黏度的第一層人脈連結效應
<交友網站時期>
藉由平台提供的名片介紹功能,滿足男女基本聯誼需求,交集人脈關係
<部落格時期>
結合了日誌與相簿,藉由內容與共同話題來創造連結之間的強度與黏度,啟發人脈連結的綜效
<社交網路服務時期>
根據「六度分隔理論」的概念,靠著人際關係將人脈串連起來,創造出一個「極虛擬、極真實」人際網絡